搜索
首页 《断僧通状》 口称贫道,有钱放债。

口称贫道,有钱放债。

意思:口说我,有了钱放债。

出自作者[唐]李翱的《断僧通状》

全文创作背景

《断僧通状》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佛教政策和社会环境有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佛教发展最为兴盛的时期之一,佛教寺院和僧侣的数量大大增加。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一些僧侣行为不端,违法乱纪,甚至与世俗官员勾结,危害社会利益。 为了整顿佛教秩序,唐政府实行了一些严格的佛教政策,包括对僧侣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翱创作了《断僧通状》,旨在批评僧侣的不良行为,呼吁加强佛教管理,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上岁童子,二十受戒。
君王不朝,父母不拜。
口称贫道,有钱放债。
量决十下,牒出东界。

关键词解释

  • 放债

    读音:fàng zhài

    繁体字:放債

    英语:moneylending

    意思:(放债,放债)
    借钱与人以收取利息。
    宋·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今青苗有二分之息,而不谓之放债取利可

  • 口称

    读音:kǒu chēng

    繁体字:口稱

    英语:claim

    意思:(口称,口称)

    1.口头称赞。
    《金史文艺传下周昂》:“文章工于外而拙于内者,可以惊四筵而不可以适独坐

  • 贫道

    读音:pín dào

    繁体字:貧道

    英语:I; a poor cleric

    意思:(贫道,贫道)
    僧道自称的谦辞。
    晋、南北朝时,朝廷定制僧人自称贫道。
    唐以后僧人改称

  • 有钱

    读音:yǒu qián

    繁体字:有錢

    英语:in the dough

    详细释义:富足,有钱财。如:『所有亲戚中,就属三舅最有钱了。』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