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品物瞻尧日,习习薰风动舜弦。
意思:静宜物品看尧天,习习薰风行动舜弦。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南郊大礼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感恩和祝福。它描绘了雨过天晴的景象,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同时也表达了对皇帝新政的赞美和期待。
首句“彩云随步下乾元”,诗人以彩云象征着皇帝的恩泽,如同随步而下,普照整个世界。这句诗描绘了皇帝的行动所带动的积极影响,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雨露新恩洽普天”则进一步强调了皇帝的新政所带来的恩泽,如同甘霖滋润大地,使得整个天下都沐浴在皇恩之中。
“四辅首迎丹凤诏”和“六师齐散廪牺钱”两句,描绘了朝中的大臣和军队对新政的积极响应和拥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新政的信心和期待。
“熙熙品物瞻尧日”和“习习薰风动舜弦”两句,则以自然景象象征着新政所带来的和谐与繁荣。诗人用“熙熙品物”和“习习薰风”来形容世界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新政所带来的社会和谐的期待。同时,“动舜弦”也暗示了诗人对皇帝新政的赞美,如同舜帝时期的和谐之音,让人心生向往。
最后,“商洛贰车当此际,旧朝衣上泪潺湲”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代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人以商洛贰车自比,暗示了自己对过去朝廷的怀念和对未来局势的担忧。贰车是古代官员的称谓,他们代表着过去的朝廷,而“泪潺湲”则暗示了他们对过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希望和祝福的诗,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新政的赞美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时代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 春风习习,春日熙熙。-- 出自《偈六十三首》作者:[宋]释道宁
- 习习何处至,熙熙与春亲。-- 出自《赋得春风扇微和》作者:[唐]郭遵
- 正熙熙。-- 出自《江城子 贺萧墅张克让戊申正月九日初度生孙》作者:[元]谢应芳
- 蚩蚩熙熙。-- 出自《经史阁四言诗》作者:[汉]张衡
-
画堂人物熙熙。-- 出自《沁园春·髧彼两髦》作者:[宋]程节斋
- 人尽熙熙。-- 出自《奉礼歌》作者:[宋]无名氏
- 熙熙亿兆臣。-- 出自《梁鞞舞歌 明之君 一》作者:[南北朝]沈约
- 熙熙迁善。-- 出自《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 二》作者:[南北朝]谢朓
- 熙熙台上。-- 出自《千秋岁·熙熙台上》作者:[宋]王之道
- 海宇熙熙。-- 出自《十六贤》作者:[宋]曹勋
- 春景熙熙。-- 出自《行香子·春日迟迟》作者:[宋]赵师侠
- 百里熙熙。-- 出自《采桑子·中秋过了还逢社》作者:[宋]郭应祥
- 风动梨花朵。-- 出自《点绛唇·寒食今年》作者:[宋]陈与义
- 和风动。-- 出自《减字木兰花·和风动□》作者:[宋]韩维
- 风动竹。-- 出自《谒金门·风动竹》作者:[宋]朱子厚
- 风动清香盘绕。-- 出自《烛影摇红·金菊初开》作者:[宋]无名氏
- 风动露滴沥。-- 出自《咏檐前竹诗》作者:[南北朝]沈约
- 隔墙风动竹。-- 出自《谒金门·闲睡足》作者:[宋]卢祖皋
- 风动流苏结。-- 出自《霜天晓角·绮帷高揭》作者:[宋]仇远
- 云盖习习。-- 出自《四言诗十一首 其十》作者:[汉]嵇康
- 习习祥风。-- 出自《灵台诗》作者:[汉]班固
- 习习和风起。-- 出自《缓歌行》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 习习谷风。-- 出自《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十二》作者:[汉]嵇康
- 一习习谷风。-- 出自《赠郑曼季诗四首 谷风》作者:[魏晋]陆云
- 二习习谷风。-- 出自《赠郑曼季诗四首 谷风》作者:[魏晋]陆云
- 三习习谷风。-- 出自《赠郑曼季诗四首 谷风》作者:[魏晋]陆云
- 藕花香习习。-- 出自《谒金门·归鸟急》作者:[宋]袁去华
- 品物无形。-- 出自《飞龙篇》作者:[魏晋]曹植
- 品物含章。-- 出自《赠郑曼季诗四首 谷风》作者:[魏晋]陆云
- 品物咸秩。-- 出自《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作者:[魏晋]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