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书》 吾生本寒儒,老尚把书卷。

吾生本寒儒,老尚把书卷。

意思:我的生活本来寒儒,我还把书卷。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读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描述了他虽然出身贫寒,一生历经艰辛,但仍然热爱读书、追求学问,对唐虞等正统儒家经典充满敬仰之情,对秦汉以后的伪书、异句、解诂等则持批判态度。 诗中描绘了作者在读书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虽然眼力疲惫,但心情却始终不倦,不断追求学问的深度和广度。在阅读过程中,作者经历了各种是非之争,需要勇断去取,这就像两军交战,需要乘胜追击。这种精神状态使得作者在读书中获得极大的乐趣,整天沉浸在书海之中。 作者在年轻时曾为仕宦而读书,但后来意识到读书并非为了取名声和脱贫贱,而是为了摆脱内心的卑贱和痛苦。因此,尽管年老体衰,仍然坚持读书,忘食达旦,乐此不疲。 最后,作者感叹岁月不饶人,一生已经过半,但仍然不忘初心,继续为官职而努力。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仕宦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感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作者对学问和人生的热爱和执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吾生本寒儒,老尚把书卷。
眼力虽已疲,心意殊未倦。
正经首唐虞,伪说起秦汉。
篇章异句读,解诂及笺传。
是非自相攻,去取在勇断。
初如两军交,乘胜方酣战。
当其旗鼓催,不觉人马汗。
至哉天下乐,终日在几案。
念昔始从师,力学希仕宦。
岂敢取声名,惟期脱贫贱。
忘食日已晡,燃薪夜侵旦。
谓言得志後,便可焚笔砚。
少偿辛苦时,惟事寝与饭。
岁月不我留,一生今过半。
中间尝忝窃,内外职文翰。
官荣日清近,廪给亦丰羡。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寒儒

    读音:hán rú

    繁体字:寒儒

    意思:贫寒的读书人。
    宋·欧阳修《读书》诗:“吾生本寒儒,老尚把书卷。”
    《三侠五义》第二三回:“他虽是饱学名士,却是一个寒儒,家道艰难,止于餬口。”
    郁达夫

  • 书卷

    解释

    书卷 shūjuàn

    [volume] 书籍,因古时书籍多为卷轴形,所以叫书卷

    书卷不离手

    引用解释

    1.书籍。古代书本多作卷轴,故称为“书卷”。《南史·臧严传》:“孤贫勤学,

  • 吾生

    读音:wú shēng

    繁体字:吾生

    意思:
    1.谓己之生命。
    《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