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中秋夜不见月》 自顾时逢尧舜世,上下清明无秽荒。

自顾时逢尧舜世,上下清明无秽荒。

意思:看自己时逢尧舜时代,上下清明没有污秽地区。

出自作者[宋]孙复的《中秋夜不见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玩月的场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清明世界的向往和对浮云遮月的感慨。下面我们来一起赏析一下: 首联“长记去年中秋玩月出章堂,冰轮直可鉴毫芒。”诗人回忆起去年中秋在章堂玩月的情景,月亮像冰轮一样明亮,可以清晰地看到毫芒。这一联通过对去年中秋的回忆,引出了下文中对今年中秋的描写。 颔联“是时家酿又新熟,呼童开席罗清觞。”描绘了当时家酿新酒熟了,便叫童子摆开酒席,畅饮清酒。这一联通过描绘家酿新酒熟了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家庭和睦、生活美好的向往。 颈联“纖埃不起零露下,对此陶陶乐未央。”描写了纤细的尘埃不起,零露落下,面对此景,陶陶欢乐未尽。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清静、祥和的自然环境的喜爱。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自己逢上尧舜盛世的自顾,感到天下清明无秽荒。但在这样美好的夜晚,却遇到了屏翳肆意猖狂,浮云争相遮蔽月亮,让人爱而不见,涕泪沾裳。 诗人通过对浮云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中黑暗势力的不满和愤慨。同时,借嫦娥无语缩头何处坐的形象,表现了对无力改变现实状况的无奈和悲哀。 最后,诗人呼吁飞廉发挥职责,驱除浮云,让清光普照天下,让万国不再盲目空茫。这一呼吁表现了诗人对清明世界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玩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和睦、生活美好、自然清静、社会清明的向往,同时也对社会现实中黑暗势力的不满和愤慨,展现了诗人的批判精神和美好愿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长记去年中秋玩月出章堂,冰轮直可鉴毫芒。
是时家酿又新熟,呼童开席罗清觞。
纖埃不起零露下,对此陶陶乐未央。
自顾时逢尧舜世,上下清明无秽荒。
吁嗟今夕何不幸,正逢屏翳恣猖狂。
浮云左右争拥蔽,爱而不见涕沾裳。
嫦娥无语缩头何处坐,胡不开口走诉上帝旁。
立召飞廉举其职,驱除拥蔽扬清光。
莹然高照遥天外,免教万国如瞽空伥伥。

关键词解释

  • 尧舜

    读音:yáo shùn

    繁体字:堯舜

    英语:Yao and Shun; legendary sage kings in ancient China; ancient sages

    意思:(尧舜,尧舜)

  • 清明

    读音:qīng míng

    繁体字:清明

    短语:晴天 晴

    英语:clear and bright

    意思:
    1.物之轻清者。亦谓清澈明朗。
    《荀子解蔽》:

  • 自顾

    读音:zì gù

    繁体字:自顧

    意思:(自顾,自顾)
    自念;自视。
    《东观汉记和熹邓后传》:“太后临大病,不自顾而念兆民。”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 世上

    读音:shì shàng

    繁体字:世上

    短语:天下 世界 普天之下 大世界 全球 大千世界 环球 全世界 五湖四海 大地 中外 世 海内 举世

    英语:on earth

  • 秽荒

    读音:huì huāng

    繁体字:穢荒

    意思:(秽荒,秽荒)
    荒芜;杂草丛生。
    明·宋濂《金华张氏先祀记》:“栋宇之必葺也,毋使之震凌;黍稷之必获也,毋使之秽荒。”

    解释:1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