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洞庭风雨二首》 浪泼巴陵树,雷烧鹿角田。

浪泼巴陵树,雷烧鹿角田。

意思:浪泼巴陵树,雷火烧鹿角田。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洞庭风雨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猛烈的风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诗中的语言生动鲜明,形象地描绘了风浪雷电、鱼龙簸荡、云雨喧阗的景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震撼与力量。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象与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相结合,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广阔。例如,“想赭君山日,秦皇怒赫然”一句,将风暴中的太阳与秦始皇的怒火相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风暴的威猛和气势。 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夸张手法,突出了风暴的凶猛和危害。例如,“水将天共黑,云与浪争高”一句,将水天相连、云浪高涨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与变幻。 整首诗的气势磅礴,语言生动,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的珍视之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面南一片黑,俄起北风颠。
浪泼巴陵树,雷烧鹿角田。
鱼龙方簸荡,云雨正喧阗。
想赭君山日,秦皇怒赫然。
巨浸吞湘澧,西风忽怒号。
水将天共黑,云与浪争高。
羽化思乘鲤,山漂欲抃鳌。
阳乌犹曝翅,真恐湿蟠桃。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巴陵

    读音:bā líng

    繁体字:巴陵

    英语:Baling

    意思:
    1.旧县名。
    晋·太康元年置,治所在今湖南·岳阳。1913年改名岳阳县。

    2.郡名。

  • 鹿角

    读音:lù jiǎo

    繁体字:鹿角

    短语:鹿砦

    英语:buckhorn

    意思:
    1.鹿的角。可入药。
    《礼记月令》:“﹝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