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须结茅屋,向此学餐霞。
意思:终于要结茅屋顶,向此学彩霞。
出自作者[唐]李频的《寻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向往归隐生活的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诗人描述了一条小径穿过了两块高峻的山崖,开始时让人怀疑那里有几户人家。但一路走下去,直到尽头也未见人烟。诗人坐下等待了很久,太阳都已经偏斜了。这里运用了寓实于虚的手法,展现了一片迷人的山林景象,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希望在这片寂静的山林中寻找一份心灵的宁静。
颔联“石上生灵草,泉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向此学餐霞。”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奇妙的景色,石头上生长着神奇的灵草,泉水中落下奇异的花朵。这些自然的美好景象让诗人更加坚定了要在这片山中建造茅屋的决心,以便能够在这里学习餐霞,即餐霞饮露,这是道家修炼的象征,代表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这也许是因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种种不满和无奈,使他更加向往那种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