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见作飞势,细听无唳声。
意思:忽见势作飞,细听不鸣叫声。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石竺山二十咏》
全文赏析
这首诗《乍见作飞势,细听无唳声。雪翎差仿佛,丹顶不分明》是一首对鸟的生动描绘。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鸟的形态和色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句“乍见作飞势”,诗人以鸟的动态为切入点,描绘了鸟儿飞翔的姿态,给人一种轻盈、敏捷的视觉感受。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鸟的快速飞行和灵活性的赞赏。
“细听无唳声”则是对鸟儿的听觉描写。诗人没有直接描述鸟儿的叫声,而是通过“细听”这一动作,暗示了鸟儿声音的微弱和难以捕捉。这进一步强调了鸟的轻盈和隐蔽性,给人一种神秘而优雅的感觉。
“雪翎”和“丹顶”两句则是对鸟儿的色彩描绘。“雪翎”形容鸟儿的羽毛洁白如雪,给人一种清新、纯净的感觉;“丹顶”则描绘了鸟头顶的红色,与白色的羽毛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两句诗将鸟儿的形象刻画得生动而立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鸟儿的形态、声音和色彩,展现了鸟儿的优雅、神秘和灵动。诗人运用了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鸟儿的细节特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敬畏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