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称寿圣人,曾不留至今。
意思:古代称为寿圣人,曾经不留到今天。
出自作者[唐]柳宗元的《觉衰》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人生感悟和乐观态度的诗。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年老时,尽管身体衰弱,但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享受生活的美好。
首段中,“久知老会至,不谓便见侵。今年宜未衰,稍已来相寻”,表达了作者对年老的接受和对生命的珍视,虽然预见到老年的到来,但并没有料到它来得如此之快。作者认为自己今年仍然年轻,身体逐渐恢复,开始寻觅生活的乐趣。
“齿疏发就种,奔走力不任。咄此可奈何,未必伤我心”,描述了作者身体状况的恶化,牙齿稀疏,头发变白,身体衰弱,但作者并没有因此感到沮丧,反而认为这是生活的必然过程,不会伤害他的心灵。
“彭聃安在哉,周孔亦已沉。古称寿圣人,曾不留至今”,作者借用了古代圣贤彭聃、周孔的长寿故事,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短暂的感慨。他认为古代圣贤虽然寿命长,但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长寿至今。
“但愿得美酒,朋友常共酙。是时春向暮,桃李生繁阴。日照天正绿,杳杳归鸿吟”,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暮春时节与朋友一起饮酒、赏花、听鸟鸣的美好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出门呼所亲,扶杖登西林。高歌足自快,商颂有遗音”,描绘了作者出门与亲友相聚、扶着拐杖登山的场景,高歌一曲,享受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即使年老体衰,也要享受生活,珍视友情,高歌一曲,享受生命的美好。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