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树一长啸,万壑松风寒。
意思:靠着树一长啸,万壑松风寒。
出自作者[宋]于石的《山中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偶因抱瓮出,夜汲涧底泉》是一首描绘宁静乡村生活的诗,它通过描绘夜晚汲水、观月、问水、长啸等场景,展现出诗人闲适、淡泊名利的心境。
首句“偶因抱瓮出,夜汲涧底泉”中,“抱瓮”是一个典故,出自《庄子·天地》,表示一种平淡无为的生活方式。这里诗人以“偶因”二字,说明自己并非刻意追求这种生活方式,而是顺应自然的结果。夜晚在涧底汲水,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恬淡的生活态度。
“荡摇水中月,水定光复圆”描绘了汲水时看到水中月影的场景。荡摇,表现出水的动态美;而水定光复圆,则描绘出月亮在水中荡漾后,水面恢复平静,月亮又变得圆满的景象。这里诗人通过描绘月影,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宁静的心境。
“问水水不语,问月月不言”是诗人对水的思考和月的不语,表现出诗人的内向和深沉。他并不急于得到水的回答,也不急于向月表达自己的心声,而是静静地观察和思考,这种态度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淡泊和从容。
最后,“倚树一长啸,万壑松风寒”中,“长啸”是诗人表达自己心境的方式,他倚靠在树上,对着万壑松林长啸,表达出内心的豪情和洒脱。而“万壑松风寒”则以自然之声——风中的松林声,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乡村生活和诗人淡泊名利的心境,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展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