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令狐相公见寄》 何时得把浮丘袖,白日将升第九天。

何时得把浮丘袖,白日将升第九天。

意思:什么时候能把浮丘袖,太阳将升到第九天。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酬令狐相公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群玉山头住四年,每闻笙鹤看诸仙。 何时得把浮丘袖,白日将升第九天。》是作者对群玉山头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首句“群玉山头住四年”,直接点明诗人居住的地方——群玉山,暗示这是一个清净仙气十足的环境。诗人在此已经居住四年,这不仅暗示了诗人对这里的喜爱,也透露出这里的吸引力。 “每闻笙鹤看诸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这里的氛围。诗人常常听到笙鹤的鸣声,想必是这里的仙人们出游时所发出的声音。笙鹤和诸仙的出现,更增添了这里的神秘和仙气,让人向往。 “何时得把浮丘袖”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能被浮丘仙人携带,一同升天的渴望。“浮丘”是传说中的仙人名,这里用作借代,代表仙人。诗人希望有一天能被浮丘这样的仙人携带,一同升天,这表达了他对仙界的向往。 “白日将升第九天”一句,诗人描绘了白日即将升起,自己期待着能一同升天的场景。“第九天”象征着天界的最高处,暗示着诗人对仙界的敬畏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群玉山的生活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仙界的向往和憧憬。诗中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仙界的敬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诗中流露出的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理解,也让人感受到诗人的生活态度和人格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群玉山头住四年,每闻笙鹤看诸仙。
何时得把浮丘袖,白日将升第九天。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九天

    读音:jiǔ tiān

    繁体字:九天

    短语:云霄 满天 太空 高空

    英语:empyrean

    意思:
    1.谓天之中央与八方。
    《楚辞离骚》:“指九天

  • 白日

    读音:bái rì

    繁体字:白日

    英语:daytime

    意思:
    1.太阳;阳光。
    《楚辞九辩》:“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
    汉·王粲《登楼赋》:“步栖迟

  • 何时

    读音:hé shí

    繁体字:何時

    英语:when

    意思:(何时,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
    《楚辞九辩》:“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干?”唐·韩愈《赠别元十

  • 浮丘

    读音:fú qiū

    繁体字:浮丘

    意思:
    1.即浮丘公。
    《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三》:“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李善注引《列仙传》:“浮丘公接王子乔以上嵩高山。”
    唐·李白《凤

  • 升第

    读音:shēng dì

    繁体字:升第

    意思:晋级或被录用。
    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主父偃、公孙弘,对策不升第,歷说而不入,牧豕淄原,见弃州郡。”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