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山中行,十日未拟归。
意思:我在山中行,十天不准备回家。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云门过何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归隐的决心。
诗的开头,“漠漠稻满陂,蒙蒙雨沾衣”,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村田园景象,稻谷满陂,春雨绵绵,为整首诗奠定了宁静、和谐的基调。
“林花落更新,溪鸟止复飞”,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自然景色,花开花落,鸟鸣溪涧,生动而富有生机。
“我作山中行,十日未拟归”,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留恋。接下来的“思酒过野店,念茶叩僧扉,眠枕松下石,适意无诃讥”等句,描绘了诗人山中生活的惬意和自在,饮酒、品茶、枕松而眠,表现出诗人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心广体自舒,泰然不肉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自在和泰然自若的态度。
然而,诗人在诗的末段回忆了自己过去的官场生涯,表达了对万事与愿违的无奈和对尘世的厌倦。“空将书五车,自诳腹十围”,感叹自己学识丰富却未能改变命运,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自嘲。
最后,“余日犹几何,可复贪尘鞿?剩拾柏子香,闭门观昨非。”诗人认识到时光有限,不能再沉迷于尘世烦恼,应该珍惜余日,回归山林,反思过去,面向未来。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山林和官场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