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鲤鱼山》 此地饶粟麦,乃以水荡潏。

此地饶粟麦,乃以水荡潏。

意思:这里盛产粮食,就以水浸濡。

出自作者[明]归有光的《鲤鱼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鲤鱼山》是一首描绘鲤鱼山地区人民生活状况和抗争历史的诗。诗中通过对山头日出日落、两君子探访疾苦、村民生活艰辛、长兄善战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当时鲤鱼山地区人民的生活状况和英勇抗争的精神。 首先,诗中描绘了鲤鱼山的美景,山头日出日落,山色紫赤,给人以壮丽之感。同时,诗中也描绘了两君子探访疾苦的场景,他们登岸询问百姓苦难,体现了他们的关心和同情。 其次,诗中描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由于缺乏足够的粮食和土地,村民们生活艰难,甚至无法正常饮食。尽管他们已经尝试种植作物,但由于土地潮湿无法发芽,他们的生活仍然十分困难。 此外,诗中还描述了村民们与贼寇的斗争。在山洪暴发时,村民们勇敢地抵抗贼寇的侵扰,长兄善战用长枪力战贼寇,少弟独骑危射死五六贼等情节都体现了村民们的英勇和智慧。 最后,诗中还揭示了军政官员与村民之间的关系。一开始军政官员对村民进行掠夺,但后来军民合一,军势逐渐孤立,村民恢复了劫掠的行为。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和尖锐性。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鲤鱼山地区人民的生活状况和英勇抗争的精神,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和尖锐性。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鲤鱼山头日,日落山紫赤。
遥见两君子,登岸问苦疾。
此地饶粟麦,乃以水荡潏。
水留久不去,三年已不食。
今年虽下种,湿土干芽茁。
因指柳树间,此是吾家室。
前月水漫时,群贼肆狂獝。
少弟独骑危,射死五六贼。
长兄善长枪,力战幸得释。
因示刀箭痕,十指尚凝血。
问之此何由,多是屯军卒。
居民亦何敢,为此强驱率。
始者军掠民,以后军民一。
民聚军势孤,民复还劫卒。
鲤鱼山前后,遂为贼巢窟。
徐沂两兵司,近日穷剿灭。

关键词解释

  • 此地

    读音:cǐ dì

    繁体字:此地

    意思:这里,这个地方。
    唐·骆宾王《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燕丹,壮士髮冲冠。”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抗战十

  • 荡潏

    读音:dàng jué

    繁体字:盪潏

    意思:(参见盪潏,荡潏)

    解释:1.水动荡涌出貌。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