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天指地不分明。
意思:指天指地不分明。
出自作者[宋]释智愚的《偈颂十七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七步周行犹仿佛。指天指地不分明。
是非既落傍人耳,洗到驴年也不清。》,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讽刺意味的诗。
首先,诗中的“七步周行犹仿佛”可能指的是一种复杂的步骤或过程,需要反复尝试和模仿,但仍然不够清晰明确。这可能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尝试和调整,才能逐渐掌握和适应。
“指天指地不分明”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困惑和不确定的状态。人们试图向天和地寻求答案,但这些地方似乎也无法给出明确的指引。这可能暗示人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或困境时,往往感到无助和迷茫,不知道该向何处寻求帮助或支持。
“是非既落傍人耳”这句话则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认识,即人们所争论的是非问题,往往只是旁人的耳朵里听到的,而并非真正的真理。这可能意味着人们所争论的问题往往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真相往往被掩盖或误解。
最后,“洗到驴年也不清”是对上述情况的讽刺和批评。这句话意味着即使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争论和澄清问题,也难以真正解决它。这可能暗示着现实中的许多问题往往难以解决,即使我们付出再多的努力和时间,也难以真正改变它的本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复杂的过程、困惑的状态、争议的问题以及难以解决的矛盾,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刻认识和讽刺批评。它提醒人们要面对现实,接受现实的不完美,并努力寻找真正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