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树萧森猿啸罢,觉水边、林下非人境。
意思:森林猿啸罢万树萧,觉得河边、林下境不是人。
出自作者[宋]葛长庚的《贺新郎·风送寒蟾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夜景色的诗,通过寒蟾、银河、皎洁明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同时,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使得整首诗更具有感染力和动人之处。
具体来说,诗歌开篇即以“风送寒蟾影”描绘出秋夜的寂静与清冷,接着“望银河、一轮皎洁,宛如金饼”进一步营造出明月皎洁、银河浩渺的意境,让人感受到无尽的广阔与寂寥。然后,诗人通过“料得故人千里共,使我寸心耿耿”表达了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使得整首诗更具有情感色彩。
接着,诗人又通过描写周围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进一步营造出寂静、清冷的氛围。“万树萧森猿啸罢,觉水边、林下非人境”一句,让人感受到周围的荒凉与寂静,而“睡不著,酒方醒”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在下片中,诗人又通过描写芙蓉池馆、梧桐井等景色,进一步营造出清冷、寂静的氛围。同时,诗人通过“年少风流多感慨,况此良辰美景”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在的感慨,使得整首诗更具有情感色彩。
最后,“满目新寒舞黄落,嗟此身、何事如萍梗”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和无奈,而“桂花下,露华冷”则进一步营造出清冷、寂静的氛围,使得整首诗更具有感染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写和对故人思念的表达,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无尽的广阔与寂寥,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动人之处。
相关句子
- 林下甘芳。-- 出自《减字木兰花·仙姝丽绝》作者:[宋]李纲
- 萧然林下秀。-- 出自《瑞鹤仙 细君寿日》作者:[元]李俊明
- 林下却商量。-- 出自《偈三首》作者:[宋]释自贤
- 萧然林下秋叶。-- 出自《霓裳中序第一·一规古蟾魄》作者:[宋]詹玉
- 萧然水边林下,。-- 出自《汉宫春 赋吕子敬梅齐月》作者:[元]朱唏颜
- 如今千万树。-- 出自《菩萨蛮·含章檐下眉如月》作者:[宋]毛滂
- 故人万树梅花里。-- 出自《金缕曲 哲夫作枯笔山水一小帧见赠,为订交》作者:[近代]柳亚子
- 万树琼花如锦绣。-- 出自《凤栖梧》作者:[元]尹志平
- 森森万树立无声。-- 出自《巫山一段云 山市晴岚》作者:[元]李齐贤
- 森森万树立无声。-- 出自《巫山一段云 山市晴岚》作者:[元]李齐贤
- 发萧森。-- 出自《六州歌头 浙江观潮,贯学士四万户同集 案此》作者:[元]张可久
- 夕阳山影自萧森。-- 出自《浣溪沙 题丁兵备丈画马》作者:[近代]王鹏运
- 松桂寒萧森。-- 出自《监郡太博惠酒及诗》作者:[宋]林逋
- 春风草木变萧森。-- 出自《木兰花慢 和国范郎中见赠严韵》作者:[元]王恽
- 翠竹萧森映池馆。-- 出自《酒泉子 武水幽澜(在县东三十六里武水?》作者:[元]吴镇
- 鹤鸣猿啸。-- 出自《点绛唇·有个庵儿》作者:[宋]曹勋
- 晓猿啸-- 出自《招魂酹翁宾旸》作者:[宋]郑起
- 巴猿啸。-- 出自《渔家傲·七坐道场三奉诏》作者:[宋]无际道人
- 猿啸千溪合。-- 出自《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其二》作者:[唐]李白
- 岭猿啸罢千山碧。-- 出自《菩萨蛮·岭猿啸罢千山碧》作者:[宋]吕胜己
- 龙团分罢觉芳滋。-- 出自《朝中措·龙团分罢觉芳滋》作者:[宋]程垓
- 水边寒色。-- 出自《暗香 吴中顾氏旧时月色亭,陆壹天倡始用白》作者:[元]邵亨贞
- 芦花浅水边。-- 出自《菩萨蛮 题钱德钧水村图 珊瑚木难卷二》作者:[元]陆祖允
- 水边朱户。-- 出自《蓦山溪·青梅如豆》作者:[宋]张震
- 水边无限情。-- 出自《长相思·净亭亭》作者:[宋]谭宣子
- 不到水边村。-- 出自《朝中措 题阙》作者:[元]白朴
- 水边朱户。-- 出自《点绛唇·红杏飘香》作者:[宋]苏轼
- 水边沙外。-- 出自《千秋岁·水边沙外》作者:[宋]秦观
- 水边沙外。-- 出自《千秋岁·水边沙外》作者:[宋]秦观
- 记得水边春。-- 出自《菩萨蛮·平波不尽蒹葭远》作者:[宋]叶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