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竹下》 道逢行商问,平生几芒屩?

道逢行商问,平生几芒屩?

意思:路上遇到运行商问,一生几乎草鞋?

出自作者[宋]范成大的《竹下》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田园景象,并借此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首段“松杉晨气清,桑柘暑阴薄”描绘了清晨的景象,松杉、桑柘等植物在晨雾中显得清新自然,暑气被微风吹散,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觉。接着“稻穗黄欲卧,槿花红未落”描绘了稻田和槿花的景象,稻穗金黄,仿佛在微风中摇曳,而槿花红艳,尚未凋落,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秋莺尚娇奼,晚蝶成飘泊”则描绘了秋天的动物景象。秋莺娇艳欲滴,晚蝶成群飞舞,增添了秋天的生机和活力。 “犬騃逐车马,鸡惊扑篱落”则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日常景象,小狗追逐马车和行人,鸡群惊恐地扑向篱笆,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生动和活泼。 “道逢行商问,平生几芒屩?”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行商的关注和好奇,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探索。 “頳肩走四方,为口不计脚;劣能濡箪瓢,何敢议囊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行商的敬仰和感慨。他们为了生活四处奔波,不畏艰辛,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仍然坚持努力生活。这种精神让诗人深感敬佩。 “我亦縻斗升,三年去丘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的反思和感慨。诗人也像行商一样为了生活而奔波,离开了故乡的山水田园,在外漂泊三年。 最后“二俱亡羊耳,未用苦商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无论是在故乡还是在异地,都像失去了羊群一样,但不必过于忧虑和苦思。生活总是要继续的,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田园景象,并借此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诗人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和对行商的敬仰,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松杉晨气清,桑柘暑阴薄。
稻穗黄欲卧,槿花红未落。
秋莺尚娇奼,晚蝶成飘泊。
犬騃逐车马,鸡惊扑篱落。
道逢行商问,平生几芒屩?
頳肩走四方,为口不计脚。
劣能濡箪瓢,何敢议囊橐?
我亦縻斗升,三年去丘壑。
二俱亡羊耳,未用苦商略。
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关键词解释

  • 行商

    读音:háng shāng

    繁体字:行商

    短语:单帮 行贩

    英语:pedlery

    意思:
    1.经营商业。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八:“仕宦之身,天涯海

  • 平生

    读音:píng shēng

    繁体字:平生

    短语:固 一向 有史以来 向来 素 素来 自来 从 根本 历来 从来 从古至今 向

    英语:all one\'s life

  • 芒屩

    读音:máng juē

    繁体字:芒屩

    意思:
    1.即芒鞋。
    《晋书刘惔传》:“惔少清远,有标奇,与母任氏寓居京口,家贫,织芒屩为养。”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履考》:“六朝前率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