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答邢惇夫》 岷江初滥觞,入楚乃无底。

岷江初滥觞,入楚乃无底。

意思:岷江最初发端,到了楚国就没有底。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次韵答邢惇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为山不能山,过在一篑止》,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首联“渥洼骐驎儿,堕地志千里。岷江初滥觞,入楚乃无底。” 描述了骏马初生时的志向千里,如同岷江源头的水流,最初虽小,但最终会流入无底的大海,表达了人生的开始虽然微小,但有无限的可能和潜力。 颔联“将升圣人堂,道固有廉陛。” 表达了作者对圣人的敬仰和对道德的追求,同时也强调了道德之路的艰难和廉洁的重要性。 颈联“邢子好少年,如世有源水。” 描述了邢子的年轻和活力,如同世上的源源不断的水流,表达了作者对邢子的赞赏和期待。 尾联“闻君肺渴减,颇复佳食寐。” 表达了作者对邢子的关心和鼓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感受,即使身体不适,也要坚持读书和学习。 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道德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和对年轻人的鼓励。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这些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品质。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为山不能山,过在一篑止。
渥洼骐驎儿,堕地志千里。
岷江初滥觞,入楚乃无底。
将升圣人堂,道固有廉陛。
邢子好少年,如世有源水。
方求无津涯,不作蛙井喜。
儿中兀老苍,趣造甚奇异。
过阅王公门,袖中有漫刺。
别来阻河山,望远每障袂。
斯文向千载,有志常寡遂。
後生文楚楚,照影若孔翠。
不应太玄草,睎价咸阳市。
雨作枕箪秋,官闲省中睡。
梦不到汉东,茗椀乃为祟。
闻君肺渴减,颇复佳食寐。
读书得新功,来雁寄一字。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岷江

    读音:mín jiāng

    繁体字:岷江

    英语:Ming River

    意思:长江上游支流。在四川省中部。古代亦称汶江。
    唐·杜甫《别李义》诗:“重问子何之,西上岷江源。”

    <
  • 滥觞

    读音:làn shāng

    繁体字:濫觴

    英语:origin; beginning

    意思:(滥觞,滥觞)

    1.指江河发源处水很小,仅可浮起酒杯。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 无底

    引用解释

    1.没有底部。形容极深。《列子·汤问》:“有大壑焉……其下无底,名曰 归墟 。” 晋 陆机 《从军行》:“谿谷深无底,崇山鬱嵯峨。”

    2.无限度;无穷尽。《后汉书·张纲传》:“甘心好货,纵恣无底。”《西游补》第五回:“我是一片深情,指望鸳鸯无底,见他俩个把我做阁板上货,我哪得不生悲怨!”

    3.谓不知底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