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红桂树》 欲求尘外物,此树是瑶林。

欲求尘外物,此树是瑶林。

意思:想寻求尘外物,这棵树是瑶林。

出自作者[唐]李德裕的《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红桂树》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尘外之物,表达了对高洁、纯净事物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一棵瑶林树,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纯洁事物的追求。 首句“欲求尘外物,此树是瑶林”,直接点明主题,诗人想要寻找尘世之外的事物,而这棵树就像是瑶林一样,代表着高洁、纯净的事物。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瑶林树比作尘外之物,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事物的向往。 “后素合馀绚,如丹见本心”,这句诗描绘了瑶林树的美丽姿态,没有一点瑕疵,如同丹砂见之于本心,纯洁无暇。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进一步强调了瑶林树的纯洁和高贵,表达了自己对这种事物的敬仰之情。 “妍姿无点辱,芳意托幽深”,这句诗进一步描述了瑶林树的美丽姿态和芳香之意,寄托在幽深之处。这句诗强调了瑶林树的品质和内涵,不仅仅是外表的美丽,更是内在的品质和精神的体现。 “愿以鲜葩色,凌霜照碧浔”,最后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用鲜艳的花朵的颜色,来映照这棵瑶林树,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这句诗充满了热情和决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瑶林树,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纯净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品质和精神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欲求尘外物,此树是瑶林。
后素合馀绚,如丹见本心。
妍姿无点辱,芳意托幽深。
愿以鲜葩色,凌霜照碧浔。

关键词解释

  • 欲求

    读音:yù qiú

    繁体字:欲求

    意思:欲望;要求。
    巴金《雷》五:“大自然给我们的一种本能,一种欲求,我们就有权利来使它满足。”

    解释:1.欲望;要求。

  • 尘外

    读音:chén wài

    繁体字:塵外

    意思:(尘外,尘外)
    犹言世外。
    汉·张衡《思玄赋》:“游尘外而瞥天兮,据冥翳而哀鸣。”
    唐·孟浩然《武陵泛舟》诗:“坐听闲猿啸,弥清尘外心。”

  • 瑶林

    读音:yáo lín

    繁体字:瑤林

    意思:(瑶林,瑶林)

    1.玉林。泛指仙境。
    晋·陆云《九愍纡思》:“怀瑶林之珍秀,握兰野之芳香。”
    《晋书文苑传曹毗》:“未若澄虚心于玄圃,荫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