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洞仙歌令/洞仙歌》 若耶溪路。

若耶溪路。

意思:若耶溪路。

出自作者[宋]康与之的《洞仙歌令/洞仙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若耶溪的美景,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和对自然的赞美。 首先,诗中描绘了若耶溪两岸的花朵,它们娇艳欲滴,仿佛在向人们低语。诗人用“敛娇红”来形容花朵的娇美,用“与绿荷相倚”来描绘花朵与荷叶的和谐相处,表现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接着,诗人转向了对若耶溪的描绘,“回首西风,波淼淼、三十六陂烟雨”,西风、淼淼的波涛和烟雨笼罩的三十六陂,构成了一幅壮观的景象,表现出若耶溪的宽广和深远。 在诗的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离别的伤感,“汀渚生香,不嫁东风被谁误”,汀渚散发着香气,花朵却无人欣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意和对离别的伤感。 此外,诗人还通过“遣踟蹰、骚客意”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无奈和伤感,通过“千里绵绵,仙浪远、何处凌波微步”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追寻。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离别的伤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若耶溪路。
别岸花无数。
欲敛娇红向人语。
与绿荷、相倚愄,回首西风,波淼淼、三十六陂烟雨。
新妆明照水,汀渚生香,不嫁东风被谁误。
遣踟蹰、骚客意,千里绵绵,仙浪远、何处凌波微步。
想南浦、潮生画桡归,正月晓风清,断肠凝伫。
作者介绍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人,居滑州(今河南滑县)。生平未详。陶安世序其词,引与之自言:“昔在洛下,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建炎初,高宗驻扬州,与之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秦桧当国,附桧求进,为桧门下十客之一,监尚书六部门,专应制为歌词。绍兴十七年(1147),擢军器监,出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桧死,除名编管钦州。二十八年,移雷州,再移新州牢城,卒。

关键词解释

  • 若耶溪

    引用解释

    溪名。出 浙江省 绍兴市 若耶山 ,北流入 运河 。相传为 西施 浣纱之所。 唐 杜甫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若耶溪 , 云门寺 ,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宋 辛弃疾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词:“谁向 若耶溪 上,倩美人西去,麋鹿 姑苏 。” 明 冯梦龙 《挂枝儿·藕》:“藉儿好一箇嫩白的肌体,深深的住在 若

  • 若耶

    读音:ruò yē

    繁体字:若耶

    意思:亦作“若邪”。
    山名。在浙江省·绍兴市南。又溪名。出若耶山,北流入运河。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一名浣纱溪。
    《史记东越列传》:“越侯为戈船、下濑将军,

  • 溪路

    读音:xī lù

    繁体字:溪路

    意思:(参见谿路)
    溪谷边的路;溪水之路。
    唐·张九龄《赴使泷峡》诗:“溪路日幽深,寒空入两嵚。”
    唐·王昌龄《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之一:“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