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程朱之学四首》 形象亦易知,体段非不的。

形象亦易知,体段非不的。

意思:形象也很容易明白,主体段不是不的。

出自作者[宋]陈普的《程朱之学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大中岂难明,不偏立可得》,是一首对中庸之道的赞美和阐述的诗。 首先,诗中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中庸之道。诗人将中庸比作“不偏重船”,强调它不会偏移,不会倾斜,始终保持稳定。同时,诗人也用“醉人扶”和“正柱石”来形容中庸,表示它就像一个清醒的人在醉酒时需要有人扶,而一个建筑物的柱石一样,是稳定的基础。 诗人对中庸之道的赞美之情贯穿全诗,他强调中庸之道是“亭亭即道体”,即它是道本身的一部分,无需添加或减少。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不要对中庸之道进行任何增减,否则可能会带来病痛。 此外,诗人还通过“颜仁及曾孝,亦足立人极”来表达中庸之道在道德上的重要性。颜回和曾参的仁爱和孝顺是立人之极,同样,中庸之道也是立人道德的极。 最后,诗人用“形象亦易知,体段非不的”来表达中庸之道的具体形象和意义,并批评秦汉以来人们对中庸之道的误解和忽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中庸之道的赞美和阐述,它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中庸之道,强调了中庸之道在道德和哲学上的重要性,并批评了人们对中庸之道的误解和忽视。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思想性,值得人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中岂难明,不偏立可得。
偏似扶醉人,中如正柱石。
亭亭即道体,截截皆天则。
一毫不可裒,一发不可益。
舜君与尧民,万世作程式。
颜仁及曾孝,亦足立人极。
倘或增减之,病痛自千百。
立如偏重船,可坐见没溺。
形象亦易知,体段非不的。
奈何秦汉来,如瞽於五色。

关键词解释

  • 形象

    读音:xíng xiàng

    繁体字:形象

    短语:样 形 状 貌 象 模样 相

    英语:image

    意思:亦作“形像”。

    1.指具体事物。

  • 知体

    读音:zhī tǐ

    繁体字:知體

    意思:(知体,知体)
    识大体。
    《新五代史杂传李怿》:“﹝张文宝﹞乃命怿为之,怿笑曰:‘年少举进士登科,盖偶然尔……假令予复就礼部试,未必不落第,安能与英俊为准格?’闻者多其

  • 不的

    读音:bù de

    繁体字:不的

    英语:nae

    意思:不可靠;不确实。
    《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孙九领书,夜宿晓行,直至吴江·延陵桥下。犹恐传递不的,直候周廷章面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