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原父扬州六题·时会堂二首之二}》 谁知白首来辞禁,得与金銮赐一杯。

谁知白首来辞禁,得与金銮赐一杯。

意思:谁知老来拒绝禁止,能与金銮赐给一杯。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和原父扬州六题·时会堂二首之二}》

全文赏析

《忆昔尝修守臣职,先春自探两旗开。
谁知白首来辞禁,得与金銮赐一杯。》这首诗的主题是回忆过去担任地方官员时的职责和荣誉,以及现在年老退休后获得皇帝赐酒的感慨。 首句“忆昔尝修守臣职”,诗人开始用回忆的方式,描述了自己过去担任地方官员时的职责和辛勤付出。“尝修”指的是诗人曾经负责过地方的行政事务,而“守臣”则是指地方上的行政长官。诗人通过这个词语,表达了自己对过去工作的敬重和怀念。 “先春自探两旗开”描绘了春天来临,地方官员亲自到现场查看春耕春播的情况,体现了诗人对农业的重视和对人民的关心。“先春”指的是春天刚刚来临,“自探”则表达了诗人亲自到现场查看的情景。而“两旗开”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谁知白首来辞禁”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年老退休后的感慨。从“白首”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已经年老,不能再担任地方官员的职责。而“来辞禁”则表达了诗人告别官场,进入退休生活的场景。 最后一句“得与金銮赐一杯”,诗人表达了自己在退休后获得皇帝赐酒的感慨。这一句既表达了皇帝对诗人的赏识和关怀,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过去工作的自豪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回忆和感慨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工作的敬重和怀念,以及对退休生活的感慨和满足。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昔尝修守臣职,先春自探两旗开。
谁知白首来辞禁,得与金銮赐一杯。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白首

    读音:bái shǒu

    繁体字:白首

    英语:whitehaired

    意思:
    1.犹白髮。表示年老。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论》:“范雎、蔡泽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

  • 金銮

    读音:jīn luán

    繁体字:金鑾

    意思:(金銮,金銮)

    1.帝王车马的装饰物。金属铸成鸾鸟形,口中含铃,因指代帝王车驾。
    前蜀·毛文锡《柳含烟》词:“昨日金銮巡上苑,风亚舞腰纤软。”
    <

  • 一杯

    读音:yī bēi

    繁体字:一杯

    意思:
    1.指一杯的容量。
    《孟子告子上》:“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唐·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

  • 禁得

    读音:jīn de

    繁体字:禁得

    意思:亦作“禁的”。
    犹言禁得住,禁得起。谓承受得住。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我些些生计,怎禁得他要起!”
    《红楼梦》第一一九回:“你叔叔丢了,还禁得再丢了你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