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不妄言,淡如朱丝琴。
意思:到人不乱说,淡照红丝琴。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次韵子瞻题张公诗卷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淡然的态度看待人生的起起落落,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智慧和品格。
首段“世俗甘枉尺,所愿求直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无奈和失望,但同时也透露出对真理的追求和坚守。
“不知一律讹,大乐无完音”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揭示了人们追求利益而忽视真理的现象,以及音乐中瑕疵与完美的关系,暗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真正的价值和美好。
“见利心自摇,虑害安得深”是对人性的描绘,揭示了人们面对利益时的动摇和贪婪,以及这种心态对人们思考危害的影响。
“悲伤感旧俗,不类骚人淫”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屈原等先贤的敬仰之情。
“又非避世翁,闵嘿遽阳瘖”表达了诗人对于避世之人的理解,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悲愤。
“嘐嘐晨鶪鸣,岂问晴与阴”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无视和淡然,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坚定和执着。
“世人积寸木,坐使高楼岑”是对社会现象的描绘,揭示了人们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道德和责任的现象。
最后,“晚岁卧草庐,谁听梁甫吟”表达了诗人对于晚年生活的无奈和孤独,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然处世的智慧和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