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 英鉴高千古,名尤不假人。

英鉴高千古,名尤不假人。

意思:英对照高千古,名声尤其不借给别人。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大行皇帝挽诗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某位人物的,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位人物的高度评价和敬仰之情。 首句“英鉴高千古,名尤不假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人物洞察力非凡、名声并非虚假的极高评价。 “周惟十夫哲,汉止一儒醇”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位人物的智慧和学识,他像周公那样多才多能,堪称众哲之首,而他只是汉代众多儒者中的一位,却醇厚质朴,堪称儒者之典范。 “圣笔严褒贬,臣材岂拟伦”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人物受到圣人褒贬的高度评价,而作者自知才能远不及他,表达了对这位人物的敬仰之情。 最后一句“骊珠六十九,谁谓橐中贫”,用骊龙之珠的形象比喻这位人物的才华,赞叹他的才华如同骊珠一般珍贵,谁说他的口袋里空空如也呢?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人物的高度评价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能的谦逊和自知之明。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充满了对这位人物的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英鉴高千古,名尤不假人。
周惟十夫哲,汉止一儒醇。
圣笔严褒贬,臣材岂拟伦。
骊珠六十九,谁谓橐中贫。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英鉴

    引用解释

    犹明鉴,明察。亦指明察的人。 唐 周昙 《扬回》诗:“ 扬回 不是逢英鉴,白首无成一旅人。” 宋 苏轼 《谢王内翰启》:“某亦恃有执事之英鉴,以为小节之何拘。”

    读音:yīng jiàn

  • 假人

    读音:jiǎ rén

    繁体字:假人

    意思:I

    1.授予人。
    《左传成公二年》:“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宋·岳飞《辞少保第四札子》:“名器假人,为《传》所讥;无功受禄

  • 千古

    读音:qiān gǔ

    繁体字:千古

    英语:eternal

    意思:
    1.久远的年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睢水四》:“追芳昔娱,神游千古,故亦一时之盛事。”
    唐·李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