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晚翠孰华余。
意思:空山晚翠谁华我。
出自作者[宋]辛弃疾的《浣溪沙》
全文赏析
这首诗《草木於人也作疏。秋来咫尺共荣枯。空山晚翠孰华余。孤竹君穷犹抱节,赤松子嫩已生须。主人相爱肯留无。》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的诗,它以草木为引,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人生的短暂与荣枯。
首句“草木於人也作疏”,诗人以草木的生长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描绘出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疏,意为疏远、远离,在这里诗人用疏字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孤立、疏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秋来咫尺共荣枯”,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季节变化与人生的荣枯。咫尺,形容距离很近,这里诗人用咫尺来形容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无论春夏秋冬,无论荣枯,都在咫尺之间相互影响。
“空山晚翠孰华余”,诗人以空山晚翠的景象为引,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荣枯。孰华余,孰为凋谢、枯萎之意,华余则表达了人生的短暂辉煌,如同晚翠的草木,一瞬间的美丽后便是枯萎的结局。
“孤竹君穷犹抱节,赤松子嫩已生须”,这两句诗借用孤竹君和赤松子的事迹,表达了坚韧不屈、不畏艰难的精神。即使像孤竹君和赤松子这样的圣贤,在生命的尽头也保持着坚韧的节操,这正是人生应有的态度。
最后,“主人相爱肯留无”,诗人以主人的态度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热爱,愿意与生命相爱,愿意留下每一个瞬间,珍视每一个生命的存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人与自然、人生哲理的关系,表达了生命的短暂与荣枯,以及坚韧不屈、不畏艰难的精神。这些主题都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