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久不得家书》 踟蹰步前庭,复坐口欲暗。

踟蹰步前庭,复坐口欲暗。

意思:徘徊步前庭院,又因口要暗。

出自作者[宋]杨时的《久不得家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奈和苦涩。诗中以晨风、日暮、游子、庭闱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游子思乡图景,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渴望。 “鴥彼晨风飞,日暮归郁林。”开篇两句,诗人借用晨风和日暮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也隐喻了游子漂泊在外,无法归家的困境。 “游子尚何得,但寄千里心。”这里的“游子”形象,展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庭闱斑白亲,忆念我亦深。”诗人想象家中的亲人也在深深思念自己,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云何彼无耗,徒役梦寐寻。”诗人表达了对家乡消息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现实中的无助和无奈。 “竹篇一行书,贵可抵万金。”诗人用“竹篇一行书”形容家书难得,进一步凸显了游子思乡的苦闷。 “踟蹰步前庭,复坐口欲暗。”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庭院中徘徊,犹豫不决,苦闷无助的情形。 “泪堕不自知,便觉盈衣襟。”诗人不经意间泪流满面,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人生本无待,岂受外物侵。”这里诗人发出了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人生无奈接受外界侵扰的悲哀。 “归当卧牛衣,竹箨横荆簪。”最后两句诗人用归乡后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游子深深的思乡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奈和苦涩。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鴥彼晨风飞,日暮归郁林。
游子尚何得,但寄千里心。
庭闱斑白亲,忆念我亦深。
云何彼无耗,徒役梦寐寻。
有如在空谷,岁久想足音。
竹篇一行书,贵可抵万金。
踟蹰步前庭,复坐口欲暗。
泪堕不自知,便觉盈衣襟。
人生本无待,岂受外物侵。
归当卧牛衣,竹箨横荆簪。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杨时(1020年-1071年),字龙池,号文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世家,曾担任过几个官职,包括监察御史、侍御史等,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受到流放等处罚。杨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文、书法成就最为突出。

在文学方面,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以清新明丽著称,代表作品有《渔家傲·秋思》、《忆江南·江南好》等近百首佳作。在诗歌创作方面,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他的诗歌清新朗逸,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

在书法方面,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自由自在,有“杨文伯之草”之称。杨时擅长于楷、行、草三种书体,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飞白神韵”,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

关键词解释

  • 踟蹰

    读音:chí chú

    繁体字:踟躕

    短语:犹豫不决 游移 举棋不定 迟疑不决 裹足不前 动摇 犹豫 踌躇不前 迟疑 优柔寡断 彷徨 犹疑 瞻前顾后

    英语:hesitate

    <
  • 前庭

    读音:qián tíng

    繁体字:前庭

    英语:vestibule

    意思:
    1.正屋前的庭院。
    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三:“白露涂前庭,应门重其关。”
    唐·钱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