踟蹰步前庭,复坐口欲暗。
意思:徘徊步前庭院,又因口要暗。
出自作者[宋]杨时的《久不得家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奈和苦涩。诗中以晨风、日暮、游子、庭闱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游子思乡图景,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渴望。
“鴥彼晨风飞,日暮归郁林。”开篇两句,诗人借用晨风和日暮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也隐喻了游子漂泊在外,无法归家的困境。
“游子尚何得,但寄千里心。”这里的“游子”形象,展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庭闱斑白亲,忆念我亦深。”诗人想象家中的亲人也在深深思念自己,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云何彼无耗,徒役梦寐寻。”诗人表达了对家乡消息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现实中的无助和无奈。
“竹篇一行书,贵可抵万金。”诗人用“竹篇一行书”形容家书难得,进一步凸显了游子思乡的苦闷。
“踟蹰步前庭,复坐口欲暗。”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庭院中徘徊,犹豫不决,苦闷无助的情形。
“泪堕不自知,便觉盈衣襟。”诗人不经意间泪流满面,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人生本无待,岂受外物侵。”这里诗人发出了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人生无奈接受外界侵扰的悲哀。
“归当卧牛衣,竹箨横荆簪。”最后两句诗人用归乡后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游子深深的思乡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奈和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