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袭美寄题玉霄峰叶涵象尊师所居》 风前几降青毛节,雪后应披白羽衣。

风前几降青毛节,雪后应披白羽衣。

意思:风前几下青毛节,下雪后应披白衣服。

出自作者[唐]陆龟蒙的《和袭美寄题玉霄峰叶涵象尊师所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天台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和赞美天台山的神秘和壮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首联“天台一万八千丈,师在浮云端掩扉。”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天台山的高度为一万八千丈,这是对天台山高大巍峨的直接描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师在浮云端”则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仿佛天台山在云端之上,让人无法触及。同时,“掩扉”二字也给人一种静谧、幽深的感觉,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永夜只知星斗大,深秋犹见海山微。”诗人通过对天台山的夜景和秋景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天台山的神秘和壮丽。在漫长的夜晚,星星似乎变得特别大,这是对天台山高耸入云、星光璀璨的描绘;而在深秋时节,海山似乎变得微小,这是对天台山深邃、广阔的描绘。 颈联“风前几降青毛节,雪后应披白羽衣。”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天台山的一位高僧的形象。他在风中降下青色的法杖,雪后则披上白色的羽衣,这是对高僧的虔诚和清修的赞美。同时,“几降”和“应披”这两个词也表达了诗人对高僧的敬仰和向往。 尾联“南望烟霞空再拜,欲将飞魄问灵威。”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向南眺望、向天台山拜祭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天台山的向往和敬畏之情。同时,“欲将飞魄问灵威”一句也表达了诗人想要探寻天台山的奥秘、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天台山的神秘和壮丽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之情。诗人通过对天台山的高僧形象的想象和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天台山的神秘和清修之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台一万八千丈,师在浮云端掩扉。
永夜只知星斗大,深秋犹见海山微。
风前几降青毛节,雪后应披白羽衣。
南望烟霞空再拜,欲将飞魄问灵威。
作者介绍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关键词解释

  • 羽衣

    读音:yǔ yī

    繁体字:羽衣

    意思:
    1.以羽毛织成的衣服。
    《史记孝武本纪》:“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
    《汉书郊祀志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