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伯庸》 得其文者公卿徒,得其道者为饿夫。

得其文者公卿徒,得其道者为饿夫。

意思:得到文人的公卿只是,得其道的是饿死的人。

出自作者[宋]冯京的《答伯庸》

全文创作背景

冯京的《答伯庸》创作背景主要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感慨和讽刺。在这首诗中,冯京以孔子的文章和道德观念遍布天下,但得到孔子文章的是王公贵族,而真正践行孔子道德观念的却是普通的民夫,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不公和虚伪现象。他可能通过对这种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孔子之文满天下,孔子之道满天下。
得其文者公卿徒,得其道者为饿夫。

关键词解释

  • 公卿

    读音:gōng qīng

    繁体字:公卿

    英语:公 (gong) and 卿 (qing) both of which were high officials in ancient China. (Archaic) broadly a sen

  • 饿夫

    读音:è fū

    繁体字:餓夫

    意思:(饿夫,饿夫)
    挨饿的人。
    汉·扬雄《法言渊骞》:“无仲尼,则西山之饿夫与东国之绌臣恶乎闻?”李轨注:“饿夫,夷·齐;绌臣,柳下惠也。”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