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衫挂数珠,亦入法华社。
意思:长衫挂念珠,也进入法华社。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秋怀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义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僧人生活的诗,通过对短蓑榜轻舟、长衫挂数珠等僧人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僧人生活和思想的赞赏。
首句“短蓑榜轻舟,时过野僧舍”描绘了僧人乘着短蓑衣的小船,穿过田野和寺庙之间的溪流,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悠然的景象。这里的“短蓑榜轻舟”形象,暗示了僧人淡泊名利、远离尘世的心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长衫挂数珠,亦入法华社”则描绘了僧人穿着长衫,手持念珠的形象。这里的“长衫”象征着僧人的庄重和尊严,“数珠”则代表着僧人的修行和虔诚。作者通过描绘僧人进入法华社的场景,表达了对僧人追求真理、追求解脱的敬仰之情。
“平生无拣择,生死均早夜”表达了僧人对生死问题的淡然态度,他们没有选择和拣择,而是平等地看待生与死。这种态度体现了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思想的赞赏。
“余年犹几何,久已付造化”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虽然人生短暂,但作者已经将一切交付给造化,即命运。这种思想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豁达和超脱。
最后两句“常嫌乐天佞,却肯退之骂,君看佛骨表,自是无生话”则是对不同思想的对比和评价。作者对白居易的阿谀奉承和柳宗元的批评表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佛骨表中所表达的无生思想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这种对比和评价体现了作者对不同思想的思考和选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淡泊、超脱、尊重生命等思想的赞赏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不同思想的思考和选择,以及对人生的豁达和超脱。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值得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