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太湖诗·练渎(吴王所开)》 底静似金膏,砾碎如丹粟。

底静似金膏,砾碎如丹粟。

意思:底静似金膏,砾碎如朱砂粮食。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太湖诗·练渎(吴王所开)》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吴王的宫廷生活和吴国的衰落。作者通过对吴王玩物丧志、奢侈荒淫的描绘,表达了对吴国衰亡的感慨和对吴王的讽刺。 首先,作者通过描绘吴王所玩的物品和宫殿的豪华,展示了吴王的奢侈生活。吴王所玩的物品包括各种珍宝、奇石、水麝风等,宫殿则豪华至极,充满了华丽和奢侈的气息。这些描绘展示了吴王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吴国的衰落。 其次,作者通过描绘吴王的宫廷生活,展示了吴王的荒淫无度。吴王在姑苏台上玩乐,享受着六宫的喧闹和后军的肃穆。他沉浸在水中麝风的香气中,欣赏着鸟儿躲避锦帆、龙跧防铁轴的景象。这些描绘展示了吴王对声色犬马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吴国的衰落和吴王的昏庸无道。 此外,作者还通过描绘吴国对自然的破坏,表达了对吴国衰亡的感慨。吴国在繁华过后,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导致林屋塞林屋、练渎崎岖开等景象。这些描绘展示了吴国对自然的破坏和过度开发,同时也暗示了吴国的衰落和未来的命运。 最后,作者通过对艳魄、荒宫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亡国之君的同情和对历史的反思。艳魄指代吴王的亡国之魂,荒宫则指代吴国的遗址。这些意象表达了对亡国之君的同情和对历史的反思,同时也暗示了历史总是不断重复的道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吴王的宫廷生活和吴国的衰落进行描绘,表达了对奢侈荒淫、物欲横流的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历史的反思。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对人类文明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吴王厌得国,所玩终不足。
一上姑苏台,犹自嫌局促。
艅艎六宫闹,艨冲后军肃。
一阵水麝风,空中荡平渌。
鸟困避锦帆,龙跧防铁轴。
流苏惹烟浪,羽葆飘岩谷。
灵境太蹂践,因兹塞林屋。
空阔嫌太湖,崎岖开练渎。
三寻齾石齿,数里穿山腹。
底静似金膏,砾碎如丹粟。
波殿郑妲醉,蟾阁西施宿。
几转含烟舟,一唱来云曲。
不知阑楯上,夜有越人镞。
君王掩面死,嫔御不敢哭。
艳魄逐波涛,荒宫养麋鹿。
国破沟亦浅,代变草空绿。
白鸟都不知,朝眠还暮浴。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丹粟

    读音:dān sù

    繁体字:丹粟

    意思:
    1.细粒的丹砂。
    《山海经南山经》:“﹝柜山﹞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
    郭璞注:“细丹砂如粟也。”
    汉·张衡《南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