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写乌丝。
意思:红袖写乌丝。
出自作者[元]许有壬的《菩萨蛮 寄中书诸公》
全文赏析
这首诗确实有些独特,它以一种幽默和讽刺的笔调,描绘了某些官僚的虚伪和憔悴,以及他们对权力和财富的追求。
首先,诗的题目——《三司笑面靴纹皱。*官憔悴非诗瘦。红袖写乌丝。谁曾梦见之。淮盐真是白。染得须成雪。何处有神仙。能教白复玄。》——就充满了隐喻和双关。
“三司笑面”可能是指那些表面上总是带着笑容,但实际上内心可能并不如此的官员。他们的笑容可能只是为了掩饰他们的虚伪和憔悴。
“靴纹皱”则可能暗指这些官员的贪婪和权力的追求,他们可能试图在权力中寻找满足感,就像鞋子上的皱纹一样,无法消除。
“*官憔悴非诗瘦”这句话可能是指这些官员因为权力和财富的追求而变得憔悴,他们忽视了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来自于诗歌和知识,而非物质财富。
“红袖写乌丝”可能是指他们的妻子或女儿在为他们抄写诗文,以此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支持,但这也暗示了他们的家庭可能并不幸福,因为他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追求权力和财富上。
“谁曾梦见之”可能是指这些官员在追求权力和财富的过程中,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梦想和理想,他们已经被现实磨平了梦想的棱角。
“淮盐真是白。染得须成雪”这两句可能是讽刺那些官员为了追求权力和财富,不惜出卖自己的原则和良心,就像淮盐一样,最初是白色的,但经过反复的染色后,已经变得无法分辨原来的颜色。
最后,“何处有神仙。能教白复玄”两句可能是指他们已经失去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他们已经变得麻木和冷漠,就像失去了颜色的画一样。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幽默和讽刺的笔调,揭示了一些官员的虚伪、贪婪、短视和失去理想的状态,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