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不寐》 瞿塘夜水黑,城内改更筹。

瞿塘夜水黑,城内改更筹。

意思:瞿塘夜水黑,城内更改筹。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不寐》

全文赏析

此亦西阁所作。《诗》:“寤言不寐,如有隐忧。”

  瞿唐夜水黑,城内改更筹①。翳翳月沉雾②,辉辉星近楼③。气衰甘少寐,心弱恨容愁。多垒满山谷④,桃源何处求。

  (首联,不寐所闻。次联,不寐所见。三联,不寐之状。未联,不寐之由。月沉在转更之后,星近又在月落之馀,愁来更加少寐,多垒故起愁心,通章写景言情,逐层追紧。顾注:气衰少寐,理势自然,故曰甘。心弱容愁,时事使然,故曰恨。《杜臆》:心力本弱而愁绪太多,当他不过,是可恨也。满山多垒,叹寄身无处矣。)

  ①更筹,见前。②《归去来辞》:“景翳翳以将入。”③虞骞诗:“晖晖光稍没”。④《曲礼》:“四郊多垒。”《萧望之传》:“群盗并起,充满山谷。”【鹤注】此指崔旰之乱未平。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瞿塘夜水黑,城内改更筹。
翳翳月沉雾,辉辉星近楼。
气衰甘少寐,心弱恨和愁。
多垒满山谷,桃源无处求。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瞿塘

    读音:qú táng

    繁体字:瞿塘

    意思:见“瞿唐峡”。

    解释:1.见\"瞿唐峡\"。

    造句:暂无

  • 更筹

    读音:gēng chóu

    繁体字:更籌

    意思:(更筹,更筹)

    1.古代夜间报更用的计时竹签。
    南朝·梁·庾肩吾《奉和春夜应令》诗:“烧香知夜漏,刻烛验更筹。”
    宋·欧阳澈《小重山》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