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道士矶》 扁舟如镜面,清净不可触。

扁舟如镜面,清净不可触。

意思:小船像镜面,清静不可碰。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道士矶》

全文赏析

这首诗《匡庐奠九江,苗裔遍南服》是一首对匡庐山美丽景色的赞美之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古老文化的思考。 首联“匡庐奠九江,苗裔遍南服”描绘了匡庐山在九江之上的稳固地位,以及山中的居民遍布南方的情景,表现了匡庐山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颔联“横江蔽原野,内外实一族”则描绘了匡庐山的广阔和壮丽,山内外的居民实际上都是一个族群,进一步强调了匡庐山的凝聚力和文化底蕴。 接下来的几联则是对匡庐山景色的具体描绘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危矶插江生,石色擘青玉。蛟龙穴乱石,猱玃在乔木。”这几句生动地描绘了匡庐山的岩石、水、动物和植物,表现了山中的自然之美。“我行季冬月,江迹在山腹。”描述了诗人游历匡庐山的季节和地点,表达了诗人对冬季游历的喜爱。“扁舟如镜面,清净不可触。”则描绘了扁舟在江面上如镜面般平滑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清净环境的喜爱。 然而,“跻攀既不可,千古长幽独。”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攀登高山的不易和孤独的感慨,也引发了对古老文化的思考。“缅想邃古初,巢居戒樵牧。”诗人想象着远古时代,告诫人们要像巢居一样警惕乱砍滥伐,这也体现了诗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匡庐山的景色和文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古老文化的思考。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清净环境的喜爱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也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文化内涵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匡庐奠九江,苗裔遍南服。
横江蔽原野,内外实一族。
危矶插江生,石色擘青玉。
蛟龙穴乱石,猱玃在乔木。
我行季冬月,江迹在山腹。
扁舟如镜面,清净不可触。
跻攀既不可,千古长幽独。
缅想邃古初,巢居戒樵牧。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扁舟

    读音:piān zhōu

    繁体字:扁舟

    英语:canoe

    意思:I
    小船。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

  • 镜面

    读音:jìng miàn

    繁体字:鏡麵

    意思:(镜面,镜面)

    1.镜子的表面。
    唐·韩愈《嘲鼾睡》诗之一:“木枕十字裂,镜面生痱癗。”
    唐·罗隐《晚眺》诗:“天如镜面都来净,地似人心总不

  • 清净

    读音:qīng jìng

    繁体字:清凈

    短语:恬静 夜深人静 静 沉寂 宁静 僻静 寂然 沉静 安静 幽静 肃静 鸦雀无声 喧闹 静悄悄 静寂 冷静 万籁俱寂 漠漠 寂静

    英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