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许道宁量》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意思:许多树木都含晚,我说就不回。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题许道宁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展现出一种壮美与孤寂的交织,诗人通过描绘眼前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诗人以江水和山脉为描绘对象,展现出一种壮阔的自然景象。其中,“满眼”一词,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深深沉浸和投入,“苍然”则是对山脉的描述,给人一种沉静、深远的感觉。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这句诗,表达了时间和空间的对比。万里之外的意境,如今却在一扇窗户之间展现,这其中的对比和转换,让人思考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这句诗,运用了拟人和象征的手法。诗人将“众木”比作默默守望的智者,而“孤云”则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漂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思考。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这句诗,是诗人对自己内心的揭示。诗人认为眼前的景象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美丽的诗意,但是因为自己的情感和思绪过于深沉,以至于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出来。这也表达了诗人对自我表达能力的反思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壮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和空间、孤独和人生等主题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己表达能力的反思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作者介绍 曾国藩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