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昭远兄归陕》 倚门应有望,列鼎本无求。

倚门应有望,列鼎本无求。

意思:靠着门应该有希望,列鼎根本没有要求。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送昭远兄归陕》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生活、仕途追求以及人生梦想的复杂情感。 首联“种种亲头白,帝城难少留”描绘了诗人家中亲人头发斑白的情景,同时表达了他在帝城难以久留的无奈。这种对比强烈地展现出诗人对家庭的思念和对仕途的纠结。 颔联“倚门应有望,列鼎本无求”中,诗人通过“倚门”形象地表达了家人对他的期盼,而“列鼎”则象征着权贵和地位。诗人表示他本没有追求这些,显露出他对权力地位的淡然态度,更加凸显出他对家庭的深深眷恋。 颈联“清夜多归梦,红尘厌久游”中,诗人用“清夜多归梦”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红尘厌久游”则表现出他对繁华世界的厌倦,进一步强调了他对家庭的向往。 尾联“此行殊捧檄,辕下五骅骝”中,诗人用“捧檄”形象地表达了他的职责和使命,而“辕下五骅骝”则象征着他所驾驭的强大力量。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职责的坚守,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妥协。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细腻,通过生动的意象和贴切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家庭、仕途和人生的深沉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种种亲头白,帝城难少留。
倚门应有望,列鼎本无求。
清夜多归梦,红尘厌久游。
此行殊捧檄,辕下五骅骝。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列鼎

    读音:liè dǐng

    繁体字:列鼎

    意思:谓陈列置有盛馔的鼎器。古代贵族按爵品配置鼎数。
    《孔子家语致思》:“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
    唐·王维《寓言》诗:“列鼎会中贵,鸣珂朝至尊。”

  • 有望

    读音:yǒu wàng

    繁体字:有望

    短语:乐观主义 乐天 开阔 乐观 无忧无虑 自得其乐 达观 开展 明朗

    英语:hopeful

    意思:
    1.有指望;

  • 倚门

    读音:yǐ mén

    繁体字:倚門

    意思:(倚门,倚门)

    1.《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后因以“倚门”或“倚闾

  • 应有

    读音:yīng yǒu

    繁体字:應有

    意思:(应有,应有)

    1.所有,一切。
    唐·白居易《奏所闻状》:“自今已后,应有进奉,并不用申报御史臺,如有人勘问,便仰录名奏来者。”
    元·关汉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