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秋五首》 似怜幽独人,深夜约清晤。

似怜幽独人,深夜约清晤。

意思:像可怜孤独人,深夜约清面。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感秋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在秋夜中的孤独和无奈,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秋晓寒可忍,秋夕永难度”,描绘了秋天的早晨寒冷难耐,而夜晚又漫长无眠,表达了作者对秋夜的深深厌烦。 “青灯照书册,两眼如隔雾”,用青灯照书,形象地描绘了读书的场景,但“两眼如隔雾”则表达了读书的困难和困惑,仿佛眼前有一层雾,看不清前方的道路。 “掩卷却孤坐,块然与谁语”,表达了作者在读书过程中感到孤独和无助,无法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只能默默地独自坐着。 “倒卧卧不得,起行行无处”,进一步描述了作者的困境,无法躺下休息,起身行走又无处可去,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然而,就在这样的困境中,屋角忽然生明,山月到庭户。月色洒满庭院,仿佛是山月邀请作者进行一次深度的交流和对话。 “似怜幽独人,深夜约清晤”,这里用“似怜”表达了月色的温情和理解,深夜邀请作者进行一次清雅的对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激和敬仰。 “我吟月解听,月转我亦步”,这里用“我吟月解听”形象地描绘了作者与月的对话,而“月转我亦步”则表达了作者在月下漫步的愉悦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中的孤独和挣扎,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它提醒我们,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同时也要学会与自己对话,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后,“月转我亦步”也表达了一种乐观的态度,即使前路未知,也要勇往直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晓寒可忍,秋夕永难度。
青灯照书册,两眼如隔雾。
掩卷却孤坐,块然与谁语。
倒卧卧不得,起行行无处。
屋角忽生明,山月到庭户。
似怜幽独人,深夜约清晤。
我吟月解听,月转我亦步。
何必更读书,且与月联句。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深夜

    读音:shēn yè

    繁体字:深夜

    短语:半夜三更

    英语:very late at night

    意思:指半夜以后。
    《宋书颜延之传》:“慌若迷途失偶,黡如深夜彻烛

  • 幽独

    读音:yōu dú

    繁体字:幽獨

    英语:Hefen poets

    意思:(幽独,幽独)

    1.静寂孤独。亦指静寂孤独的人。
    《楚辞九章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

  • 清晤

    读音:qīng wù

    繁体字:清晤

    意思:清雅聪悟。晤,通“悟”。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公荐》:“窃见县人樊衡,年三十,神爽清晤,才能绝伦。”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