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新霜二首》 长淮渐落见洲渚,野潦初清见洲渚,野潦初清收潋灩。

长淮渐落见洲渚,野潦初清见洲渚,野潦初清收潋灩。

意思:淮河渐渐落看到沙洲,野外积水初清见沙洲,野外积水初清收潋滟。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新霜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深情赞美诗。它以荒城的阴暗、长淮的洲渚、野潦的清浅,以及兰枯蕙死、残菊篱根的争艳,青松守节、正色凛凛的不可侵犯,芭旧芰荷的狼藉,时行收敛岁将穷的冰雪严凝,以及儿女感时节的爱惜朱颜等,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和生命的坚韧。 诗中的“壮士独悲歌,拂拭尘埃磨古剑”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屈、刚正不阿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壮志未酬的悲歌和磨砺自我以待时机的决心的抒发。 此外,诗中的“日夕霜云意浓淡”、“野潦初清见洲渚”等描绘了日暮时分的景象,给人一种沉静、凄美的感觉,进一步强化了诗的主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和人类活动的交织,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壮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荒城草树多阴暗,日夕霜云意浓淡。
长淮渐落见洲渚,野潦初清见洲渚,野潦初清收潋灩。
兰枯蕙死谁复吊,残菊篱根争艳艳。
青松守节见临危,正色凛凛不可犯。
芭旧芰荷不足数,狼藉徒能污池槛。
时行收敛岁将穷,冰雪严凝从此渐。
咿呦儿女感时节,爱惜朱颜屡窥监。
惟有壮士独悲歌,拂拭尘埃磨古剑。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长淮

    读音:cháng huái

    繁体字:長淮

    意思:(长淮,长淮)
    指淮河。
    唐·王维《送方城韦明府》诗:“高鸟长淮水,平芜故郢城。”
    宋·张孝祥《六州歌头》词:“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 洲渚

    读音:zhōu zhǔ

    繁体字:洲渚

    意思:水中小块陆地。
    晋·左思《吴都赋》:“岛屿绵邈,洲渚冯隆。”
    唐·杜甫《暮春》诗:“暮春鸳鹭立洲渚,挟子翻飞还一丛。”
    阿英《明朝的笑话》一:“如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