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喜迁莺·边城寒早》 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

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

意思:日照金戈,云随黄伞,过渡大河清明白。

出自作者[宋]李纲的《喜迁莺·边城寒早》

全文赏析

[创作背景]这首咏史词记的是北宋真宗时的「澶渊之盟」,作者借咏史以讽喻现实。

[内容评析]上片首句至「欲幸坤维江表」,写契丹族辽国大军深入宋境,真宗无法应付。这正如词中所说的「庙堂折冲无策」。这句说,真宗虽召集群臣商议御敌对策,却无良计。他打算迁都成都,弃京城而南逃。「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写寇准力请皇帝亲自带兵抗击辽军。真宗迫不得已,勉强亲自出征澶州(今河南濮阳)。下片写皇帝的亲征,果然给予抗辽官兵以极大鼓舞,宋军士气大振,在澶州城下一举打败了敌人,并射死辽国统军萧挞览。这正如词中所说:「箭发狄酋难保」。这一仗重创辽军,迫使辽国不得不求和。就在景德元年十二月(1005年),宋辽两国互立誓书,达成和议,史称「澶渊之盟」。
作此词时,宋朝国难当头,随时有覆灭的危险。而无论是钦宗还是高宗,都以避敌为宗旨,多次弃京出逃。李纲屡次进谏,举澶渊旧事为例,企图说服朝廷以武力抗御金兵,终未见效。此词对真宗朝的赞扬,无疑隐含着对当朝统治者的批评。

[难词注释]①坤维江表:「坤维」,指地的四角。成都远处西蜀,就此时宋的疆土而言,可谓地角天涯,故用「坤维」以喻其偏远。「江表」是指长江中下游的江南一带,自三国孙吴以来人称江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边城寒早。
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
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
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
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
缥缈。
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
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
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
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
作者介绍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

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关键词解释

  • 金戈

    读音:jīn gē

    繁体字:金戈

    意思:
    1.戈的美称。
    南朝·齐·谢朓《侍宴华光殿曲水诗》:“翠葆随风,金戈动日。”
    唐·李白《发白马》诗:“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明·高启《

  • 清晓

    读音:qīng xiǎo

    繁体字:清曉

    英语:early morning

    意思:(清晓,清晓)
    天刚亮时。
    唐·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诗:“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 大河

    读音:dà hé

    繁体字:大河

    英语:great river

    意思:即黄河。
    《楚辞九章悲回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
    晋·陆机《赠冯文罴》诗:“发轸清洛汭

  • 日照

    读音:rì zhào

    繁体字:日照

    短语:光照 普照

    英语:sunlight

    意思:
    1.阳光照射。
    汉·王充《论衡鬚颂》:“日照天下,远近广狭,难得

  • 黄伞

    读音:huáng sǎn

    繁体字:黃傘

    意思:(黄伞,黄伞)

    1.黄颜色的伞。即黄罗伞盖。皇帝仪仗之一。
    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一:“太祖皇帝即位后,车驾初出,过大溪桥,飞矢中黄繖,禁卫惊骇,帝披其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