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赠》 仰依千圣力,流出大悲心。

仰依千圣力,流出大悲心。

意思:依圣力量,流出大悲心。

出自作者[现代]马一浮的《自赠》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沉水无留影,飞鸿有断音。》,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内涵的诗,通过描绘沉水、飞鸿等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信仰的追求。 首先,诗中的“沉水无留影,飞鸿有断音。”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沉水在水中静静地消失,没有留下任何痕迹,飞鸿在空中划过,留下一声断续的鸣叫。这两句诗也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把握机会。 接下来,“仰依千圣力,流出大悲心。”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信仰和佛法的追求。作者依靠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圣人之力,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大悲心。大悲心是指对众生的慈悲和关怀,这也是佛教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与汝江亭见,从吾百草寻。”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信仰和自然的追求。作者希望与朋友们在江亭相见,一起探索百草的奥秘,这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探索。 最后,“他方如可接,爨下觅枯琴。”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未知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如果有可能接触到其他地方的生活和文化,作者会去寻找那把枯木琴,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探索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信仰追求和人生探索,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信仰的追求。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把握机会,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大悲心。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沉水无留影,飞鸿有断音。
仰依千圣力,流出大悲心。
与汝江亭见,从吾百草寻。
他方如可接,爨下觅枯琴。
作者介绍 马一浮简介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关键词解释

  • 大悲

    读音:dà bēi

    繁体字:大悲

    英语:great pity

    意思:
    1.极悲哀。
    《吕氏春秋明理》:“夫有天赏得为主,而未尝得主之实,此之谓大悲。”

    2.

  • 悲心

    读音:bēi xīn

    繁体字:悲心

    意思:哀痛的情思。
    《关尹子极》:“人之善琴者,有悲心,则声悽悽然。”
    晋·张载《七哀诗》之二:“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
    清·黄景仁《和容甫》:“悲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