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道日长,小人之道日消。
意思:君子的道日长,小人之道天消。
出自作者[宋]释云岫的《偈颂二十三首》
全文赏析
《偈颂二十三首》是宋代僧人释云岫创作的一组诗歌,共有23首。这些诗歌以佛教教义为基础,通过对人生、世间万象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和体悟。以下是对其中一首的赏析:
诗名:《偈颂二十三首·其一》
原文:
法身无相本无碍,应物随缘不思议。
若人见得心如镜,万象森罗皆显现。
赏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佛教中“法身无相”的观念。法身,即佛的本性,是超越一切世俗现象的真实存在。无相,意味着没有形相、色彩等外在特征,是佛教对真实本质的一种表述。
首句“法身无相本无碍”,指出法身的本质是无相的,因此不受任何阻碍。这里的“本无碍”可以理解为法身超越了世间的一切局限,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自由。
第二句“应物随缘不思议”,强调了佛教中的因果律和因缘观。应物随缘,意味着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不强求结果。不思议,表示这种顺应自然的态度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只能通过实践去体会。
第三句“若人见得心如镜”,提出了达到这种境界的方法。心如镜,意味着心境要像镜子一样清澈、平静,不被外界事物所干扰。只有心境达到这样的状态,才能看清事物的真实面貌。
最后一句“万象森罗皆显现”,描述了达到这种境界后所看到的世界。万象森罗,意指世间万物。当心境如镜时,所有的事物都会呈现出它们本来的样子,没有遮掩和掩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法身无相观念的阐述,表达了佛教对真实世界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提醒我们要通过修行,达到心境如镜的境界,从而看清世间万象的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