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大热过散关因寄里中友人》 尘心日夜迫,欲住不能略。

尘心日夜迫,欲住不能略。

意思:尘心日夜逼近,想住不能忽略。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大热过散关因寄里中友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盛夏酷暑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诗的开头,“六月日正午,大暑若沸镬。”形象地描绘了盛夏的酷热,如同沸水锅一样,让人无法忍受。接下来,“时行古关道,十步九立脚。”则进一步强调了行走在这热浪滚滚的古关道上的艰难,每走一步都需要费力支撑。 “烟云炙尽散,树木晒欲落。”这两句描绘了烟云都被热气烤散,树木也被晒得几乎要枯萎的景象,进一步突显了盛夏的炎热。 “喉鼻喘不接,齿舌津屡涸。”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口干舌燥、呼吸急促、津液枯竭的状态,这是盛夏酷暑给人们带来的直接生理反应。 “担血僮破领,鞍汗马濡膊。”进一步描述了人们和动物在酷暑下艰难生存的景象,血仆累伤,马也浑身是汗。 “幽坑困猿狖,密莽渴鸟雀。”这句描绘了动物们也在这样的环境中艰难生存,深坑中的猿猴、密林中的鸟雀都因为炎热而感到困扰和渴求。 诗人在描述这些景象之后,感叹自己为何要被名利所束缚,为何要在这炎热的盛夏中奔波劳累。他反思自己的追求是否有意义,是否值得。 “所利缘底物,奔走冒炎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追逐名利的反思,他认为这些追求并没有给他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反而让他在炎热的盛夏中奔波劳累。 最后,“尘心日夜迫,欲住不能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和无奈,他感到自己的心灵被尘世所束缚,无法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盛夏酷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六月日正午,大暑若沸镬。
时行古关道,十步九立脚。
烟云炙尽散,树木晒欲落。
喉鼻喘不接,齿舌津屡涸。
担血僮破领,鞍汗马濡膊。
幽坑困猿狖,密莽渴鸟雀。
至此因自谓,胡为就名缚。
所利缘底物,奔走冒炎恶。
尘心日夜迫,欲住不能略。
因念吾故园,左右悉林薄。
昔我未第时,此有文酒乐。
长松借高阴,飞瀑与清濯。
层崖对僧咏,大石引客酌。
畏景虽赫然,无由此流烁。
于今只梦想,欲往途路邈。
所效殊未立,期归尚谁约。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日夜

    读音:rì yè

    繁体字:日夜

    意思:白天黑夜;日日夜夜。
    《周礼夏官挈壶氏》:“凡丧,县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
    唐·杜甫《悲陈陶》诗:“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 不能

    读音:bù néng

    繁体字:不能

    短语:未能 力所不及 无从 不许

    英语:cannot

    近义词: 不行、不及、不克

    反义词:

  • 尘心

    读音:chén xīn

    繁体字:塵心

    意思:(尘心,尘心)
    指凡俗之心,名利之念。
    唐·白居易《冯阁老处见与严郎中酬和诗因戏赠绝句》:“纵有旧游君莫忆,尘心起即堕人间!”宋·梅尧臣《送昙颖上人往庐山》诗:“尘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