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空城雀二首》 春鸿社燕尚烧死,况复黄口乏修翰。

春鸿社燕尚烧死,况复黄口乏修翰。

意思:春季鸿社燕还烧死,何况又缺乏修笔对不起。

出自作者[宋]曹勋的《空城雀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动荡的时代,人们面临着家国破碎、生活困苦的境况。诗人通过描写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展现了乱世之中人们的痛苦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首联“去年已生子,今年复生孙。”以家庭生子的喜事引出,凸显了生命的延续与繁衍。然而,颔联“主人既昏乱,国破家亦焚。”急转直下,揭示了社会的动荡和家庭的悲剧。这种剧烈的转折,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引人深思。 颈联“宫馆变禾黍,万人无一存。”进一步描绘了社会的衰败和人民的苦难。曾经的宫馆变成了废墟,万人无一幸存,诗人以此展现了战乱的残酷和无情。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人们在蓬蒿和荆莽间朝伏暮宿的生活,表现了人们为了生存而挣扎的艰辛。同时,“岂不念俦侣,岂不怀玉山。”两句,表达了人们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进一步凸显了现实生活的苦难。 “俦侣高飞毙缯缴,玉山迢递多鹰鹯。”这两句诗,诗人以俦侣毙于缯缴、玉山多鹰鹯为喻,形象地揭示了乱世之中,无论身处何处,都难以逃脱悲剧的命运。 最后,“又不见咸阳三月火不灭,吴宫万户飞灰烟。春鸿社燕尚烧死,况复黄口乏修翰。”诗人连用咸阳火不灭、吴宫飞灰烟、春鸿社燕烧死等意象,进一步强调了战乱的残酷和无情。而“喜无挟弹儿,空城姑所安。”两句,则以喜无挟弹儿为空城所带来的安慰作结,表现了人们在乱世中寻求一丝安宁的心态。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乱世之中人们的痛苦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家庭悲欢离合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使人们对这个时代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去年已生子,今年复生孙。
主人既昏乱,国破家亦焚。
宫馆变禾黍,万人无一存。
朝伏蓬蒿下,暮宿荆莽间。
岂不念俦侣,岂不怀玉山。
俦侣高飞毙缯缴,玉山迢递多鹰鹯。
又不见咸阳三月火不灭,吴宫万户飞灰烟。
春鸿社燕尚烧死,况复黄口乏修翰。
喜无挟弹儿,空城姑所安。

关键词解释

  • 春鸿

    读音:chūn hóng

    繁体字:春鴻

    意思:(春鸿,春鸿)
    春天的鸿雁。
    汉·焦赣《易林比之中孚》:“春鸿飞东,以马货金,利得十倍,重载归乡。”
    南朝·陈徐陵《齐国宋司徒寺碑铭》:“秋蓬四转,春

  • 黄口

    读音:huáng kǒu

    繁体字:黃口

    意思:(黄口,黄口)

    1.雏鸟的嘴。借指雏鸟。
    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见罗者,其所得者皆黄口也。
    孔子曰:‘黄口尽得,大爵独不得,何也?’

  • 社燕

    读音:shè yàn

    繁体字:社燕

    意思:燕子春社时来,秋社时去。故有“社燕”之称。
    唐·羊士谔《郡楼晴望》诗:“地远秦人望,天晴社燕飞。”
    宋·苏轼《送陈睦知潭州》诗:“有如社燕与秋鸿,相逢未稳还相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