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故成都尹陆介夫挽词》 拥节西来未一年,凄凉道路泣东辕。

拥节西来未一年,凄凉道路泣东辕。

意思:拥有节西来没有一年,凄凉路上哭着向东返回。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故成都尹陆介夫挽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出使、途经某地时所写,表达了作者对当地社会状况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担忧。 首联“拥节西来未一年,凄凉道路泣东辕”直接表达了作者在路途奔波的辛苦和时间之短。其中,“西来”和“东辕”分别指作者自西而来,又即将东去,描绘出作者行程之苦。而“未一年”则暗示了作者频繁的出差和忙碌的工作。这两句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凄凉、感慨和忧虑。 颔联“蜀都富乐真当惜,民事艰难谁复论”表达了作者对当地社会状况的忧虑。作者对蜀都的富乐表示赞赏,但同时也对民事的艰难表示关切。这一联既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也流露出作者的同情和无奈。 颈联“白马何人趋远日,青刍盈束更无言”描绘了作者在路途中看到的景象,但并没有直接表达作者的感受,而是通过描绘客观景象来衬托作者的内心情感。这一联通过“白马”“青刍”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未来无能为力的感慨。 尾联“异时归去逢遗老,空听咨嗟述旧恩”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和无奈。作者想象自己将来回到此地时,只能听到当地老人讲述过去的恩惠,但自己却无法改变现状。这一联既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和无奈,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前社会状况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担忧,通过描绘客观景象和讲述历史故事来衬托作者的内心情感,语言简练而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拥节西来未一年,凄凉道路泣东辕。
蜀都富乐真当惜,民事艰难谁复论。
白马何人趋远日,青刍盈束更无言。
异时归去逢遗老,空听咨嗟述旧恩。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凄凉

    读音:qī liáng

    繁体字:凄涼

    短语:惨痛 惨绝人寰 悲 惨 惨然

    英语:(adj) desolate

    意思:(参见凄凉,悽凉,凄凉)

    <

  • 道路

    读音:dào lù

    繁体字:道路

    短语:蹊 道 程 途

    英语:road

    意思:
    1.地面上供人或车马通行的部分。
    《周礼夏官司险》:“司险掌九州

  • 拥节

    读音:yōng jié

    繁体字:擁節

    意思:(拥节,拥节)

    1.执持符节。亦指出任一方。
    南朝·陈徐陵《关山月》诗之二:“将军拥节起,战士夜鸣弓。”
    《隋书高祖纪下》:“燕南赵北,实为

  • 未一

    读音:wèi yī

    繁体字:未一

    意思:
    1.亦作“未壹”。没有统一。
    《后汉书陈元传》:“方今四方尚扰,天下未一,百姓观听,咸张耳目。”
    晋·干宝《搜神记》卷七:“﹝胡氏﹞年二十五,产二女,相

  • 东辕

    读音:dōng yuán

    繁体字:東轅

    意思:(东辕,东辕)
    谓领兵东出或驻守东境。辕,军营的辕门。
    《北齐书李元忠等传论》:“及高祖东辕,事与心会,一遇雄姿,遂沥肝胆,以石投水,岂徒然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