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问刘伶坟上土,何妨张咏鬓边疮。
意思:没有问刘伶坟上的土,何妨张咏鬓边疮。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数日项颊颧咽肿痛发中有疮》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有生必死理之常,酒到何为不举觞》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人生无常、生死轮回的观念。诗中提到了酒、刘伶坟上土、张咏鬓边疮等元素,以及叔和解诀行尸脉、仲景工言越婢汤等医学知识,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医术的尊重。
首联“有生必死理之常,酒到何为不举觞”表达了人生无常的观念,指出生命是有限的,最终会走向死亡,这是自然的规律。而酒作为诗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为何不举觞,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
颔联“未问刘伶坟上土,何妨张咏鬓边疮”则通过对比刘伶和张咏的遭遇,表达了生死轮回的观念。刘伶是古代一位知名的酒鬼,最后因饮酒过度而亡;而张咏则因病而头发受伤。诗人通过这两位人物的命运,暗示了生死之间的无常和必然性。
颈联“叔和解诀行尸脉,仲景工言越婢汤”则表现了诗人对医学的尊重。叔和、仲景都是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们的医术和理论在当时备受推崇。诗人通过引用他们的理论,表达了对医术的敬畏和尊重。
尾联“知命吾当谢医药,服膺参也战兢章”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接受和对生命的敬畏。诗人认为,既然生命是有限的,就应该珍惜它,不依赖医药来延长生命。相反,他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安宁,如参禅般战战兢兢地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医术的尊重。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死轮回的深刻理解和对命运的接受。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性,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