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意思:口翻贝叶古文字经,手拿金策声音冷冷。

出自作者[唐]权德舆的《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位僧人远行,从西天竺来到中国,在中国朝寺中传播佛法的故事。诗中充满了对这位僧人的敬仰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的深深敬意。 首先,诗中描述了这位僧人的行踪,他从遥远的西天竺出发,走遍了中国的寺院。他的口里翻动着古老的贝叶经文,手中持着金质的锡杖,发出泠泠的声音。这描绘出他庄重而威严的形象,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佛教经典的深深敬仰。 接着,诗中描绘了他在寂静的溪流边和深邃的山林中的经历。他护法护身,只有用锡杖才能行走在石濑云溪上,这表现出他的坚韧和毅力。当他走过松径时,风变得更加寒冷,这似乎象征着他的旅程充满了艰难和挑战。而在遥远的霜天月下,他诵经的声音显得更加清晰和庄重。 在夜晚,当他在空山之中诵经时,月亮似乎只是挂在枯树枝上,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孤独和坚韧。诗中还提到真法常传心不住,东西南北随缘路,这表达了佛教的自由精神和无我境界。 最后,诗中提到他即将离开佛川,前往未知的天台,这似乎暗示着他的旅程还将继续。然而,诗中也表达了对这位僧人的深深敬意和祝福,希望他能游历得当,平安归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僧人的旅程和经历,表达了对佛教的敬仰和对这位僧人的赞美。同时,它也传达了佛教的自由精神和无我境界的重要性。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上人远自西天竺,头陀行遍国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唯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乍来松径风更寒,遥映霜天月成魄。
后夜空山禅诵时,寥寥挂在枯树枝。
真法常传心不住,东西南北随缘路。
佛川此去何时回,应真莫便游天台。
作者介绍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赠左仆射,谥号“文”。

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关键词解释

  • 泠泠

    读音:líng líng

    繁体字:泠泠

    英语:cool; clear and far-reaching

    意思:
    1.清凉貌;泠清貌。
    《文选宋玉<风赋>》:“清清泠泠,愈病析酲。

  • 金策

    读音:jīn cè

    繁体字:金策

    意思:
    1.古代记载大事或帝王诏命的连编金简。
    汉·张衡《西京赋》:“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
    《汉书武帝纪》“﹝元封元年﹞夏四月癸卯,上还,登封泰山”颜

  • 古字

    读音:gǔ zì

    繁体字:古字

    意思:指隶书以前的古代文字。
    《汉书艺文志》:“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
    北周·庾信《镜赋》:“镂五

  • 贝叶

    读音:bèi yè

    繁体字:貝葉

    英语:pattra leaves

    意思:(贝叶,贝叶)
    古代印度人用以写经的树叶。亦借指佛经。
    唐·玄奘《谢敕赉经序启》:“遂使给园精舍,并入提封;

  • 经手

    读音:jīng shǒu

    繁体字:經手

    英语:deal with

    意思:(经手,经手)

    1.经管;承办。
    《北齐书韩凤传》:“举国要密,无不经手。”
    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