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椹涧昼梦》 人间转面非,清魂殁犹共。

人间转面非,清魂殁犹共。

意思:人间转面不是,清魂死后还一起。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椹涧昼梦》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生死、离别的主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离别的哀痛。 首先,“谁谓死无知,每出辄来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死亡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珍视。诗人认为,死亡并不是完全的无知,它常常以梦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提醒人们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岂其忧在途,似亦会相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哀痛和对离别者的同情。诗人似乎在告诉读者,他的忧虑是在旅途中产生的,但这也可能是对离别者的同情和理解。 “初看不异昔,及寤始悲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感受。诗人最初认为离别和过去没有什么不同,但当醒来后,他才意识到这种痛苦的深刻性。 “人间转面非,清魂殁犹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死轮回的理解和对生命的珍视。诗人认为,人间的面孔会改变,但清魂(灵魂)会永恒存在,共同经历生死轮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离别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珍视。它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理解生死轮回,并对离别者保持同情和理解。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谁谓死无知,每出辄来梦。
岂其忧在途,似亦会相送。
初看不异昔,及寤始悲痛。
人间转面非,清魂殁犹共。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清魂

    读音:qīng hún

    繁体字:清魂

    意思:
    1.使意念纯凈。
    汉·扬雄《甘泉赋》:“澄心清魂,储精垂恩。”

    2.纯洁的魂魄。
    宋·梅尧臣《椹涧昼梦》诗:“人间转面非,清魂殁

  • 人间

    读音:rén jiān

    繁体字:人間

    短语:尘 尘世 江湖 浊世 凡

    英语:man\'s world

    意思:(人间,人间)
    亦作“人闲”。

  • 转面

    读音:zhuǎn miàn

    繁体字:轉麵

    意思:(转面,转面)
    比喻极短的时间。
    宋·梅尧臣《椹涧昼梦》诗:“人间转面非,清魂殁犹共。”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