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眼皮盖尽五须弥,大洋海里翻筋斗。

眼皮盖尽五须弥,大洋海里翻筋斗。

意思:眼皮肤大概全部五须弥山,大洋大海里翻筋斗。

出自作者[宋]释宗杲的《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富有哲理的内容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中的“三世诸佛不知有”一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三世诸佛是佛教中的概念,指的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佛。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观念,超越宗教信仰的普遍真理,即所有的存在和现象,无论它们看起来多么重要或神秘,在绝对的真理面前,都是无足轻重的。 “老老大大外边走”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超越性的真理,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超越了生死轮回的束缚。这种超越性的真理,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 “眼皮盖尽五须弥,大洋海里翻筋斗”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这种超越性的真理,它超越了大小、高低的限制,超越了物质世界的界限。在这里,作者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绝对真理的深刻理解。 “狸奴白牯却知有”一句,描绘了另一种存在的状态,即有情世界的存在。这里的“狸奴白牯”指的是动物和植物,它们在有情世界中生活,有着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虽然它们在物质世界中显得微不足道,但在绝对真理中,它们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瀑布不溜青山走”一句,描绘了自然界的规律。瀑布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它不断地流淌着,而青山则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这句诗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它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要试图改变它。 最后,“堪笑无端王老师,错认簸箕作熨斗”一句,是对那些错误理解世界的人的讽刺。他们把世界看作是固定的、不变的,把事物看作是固定的、不变的形态或物体。他们错认了簸箕的形状和功能,把它当作了熨斗。这表明他们缺乏对世界的深刻理解,缺乏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越性的真理和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它提醒人们要超越世俗观念和物质世界的束缚,去追求真正的自由和真理;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要试图改变它;最后还讽刺了那些错误理解世界的人。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哲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世诸佛不知有,老老大大外边走。
眼皮盖尽五须弥,大洋海里翻筋斗。
狸奴白牯却知有,瀑布不溜青山走。
堪笑无端王老师,错认簸箕作熨斗。

关键词解释

  • 大洋

    读音:dà yáng

    繁体字:大洋

    短语:海域 浅海 深海

    英语:ocean

    意思:
    1.指海洋。
    《水浒传》第一一六回:“不期风水不顺,打出大洋里去

  • 筋斗

    读音:jīn dǒu

    繁体字:筋鬥

    短语:转 旋 旋转 兜 打转 盘 转动 转悠

    英语:flip

    意思:
    1.以头抵地,将身体颠倒翻过去的动作。

  • 海里

    读音:hǎi lǐ

    繁体字:海裏

    英语:marine

    意思:计量海洋上距离的长度单位,国际公制一海里等于1,852米。

    解释:计量海洋上距离的长度单位,一海里等于1,

  • 眼皮

    解释

    眼皮 yǎnpí

    [eyelid] 眼睑的通称

    在敌人的眼皮下活动

    引用解释

    1.眼睛周围能开闭的皮。 唐 张鷟 《游仙窟》:“昨夜眼皮瞤,今朝见好人。” 元 王实甫 《西厢记

  • 洋海

    引用解释

    海洋。 三国 蜀 诸葛亮 《将苑·南蛮》:“西至 崑崙 ,东至洋海。”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上帝追摄王远知<易总>》:“ 远知 曰:‘君涉险何至於此。’告 台 人:此洋海之东十万里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到了次日,已经出了洋海,喜得风平浪静,大家都还不晕船。”

    读音:yáng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