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严倅觅碧香》 十年未免忧茅塞,一诣终期破枣昏。

十年未免忧茅塞,一诣终期破枣昏。

意思:十年不免担忧闭塞,一到终期破枣昏。

出自作者[宋]吴芾的《和严倅觅碧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修行者在斋戒期间,与妙众门人交流的场景。诗中表达了修行者对修行的热爱,对古道明理的向往,以及他对于茅塞顿开、清樽相对的期待。 首句“不劳斋戒绝膻荤”,表达了修行者的决心和自律,表明他在斋戒期间严格遵守戒律,不再食用膻荤的食品,这象征着他对修行的专注和虔诚。 “闻已潜通妙众门”一句,描绘了修行者在斋戒期间,通过冥想和内在的探索,已经深入了解了妙众门人的智慧和修行之道。 “此道能明从古少”表达了修行者对修行的理解,他认为在古代能真正理解并实践这种修行之道的人很少,这暗示了他对修行的敬畏和珍视。 “今朝正要与君论”一句,表达了修行者对与君(即读者)分享他的理解和体验的渴望,他希望通过交流来深化他对修行的理解。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绘了修行者对于茅塞顿开、清樽相对的期待。“十年未免忧茅塞”表达了他在过去的十年中一直在寻求真理,但仍然感到困惑和阻塞。“一诣终期破枣昏”表达了他最终期望能够找到一种方式来打破这种困惑和阻塞,就像破除黄昏的昏暗一样。 最后,“纵有香醪堪寄远,何如相对倒清樽”两句,表达了修行者对于能够与君共享这种领悟和体验的期待。即使有美酒香醇可以寄给远方的人,也不如与君相对倒清樽更能表达他的喜悦和感激。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斋戒期间对修行的热爱和探索,以及他对于真理的渴望和期待。诗中充满了对修行的敬畏和珍视,以及对真理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劳斋戒绝膻荤,闻已潜通妙众门。
此道能明从古少,今朝正要与君论。
十年未免忧茅塞,一诣终期破枣昏。
纵有香醪堪寄远,何如相对倒清樽。

关键词解释

  • 茅塞

    读音:máo sè

    繁体字:茅塞

    意思:《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谓为茅草所堵塞。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睨温泉之峡,当在其南,中亦有

  • 未免

    读音:wèi miǎn

    繁体字:未免

    短语:在所难免

    英语:(adv) truly; rather a bit too

    意思:
    1.不免,免不了。
    《孟子

  • 十年

    读音:shí nián

    繁体字:十年

    意思:形容时间长久。
    《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 枣昏

    读音:zǎo hūn

    繁体字:棗昏

    意思:(枣昏,枣昏)
    形容昏聩迟钝。语出《宋书范晔传》:“枣膏昏钝。”
    明·陈继儒《书蕉枣昏》:“宋人书启自叙云:‘性本枣昏,质惟木讷。’”参见“枣膏昏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