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教人侍红云殿,应悔从前俗虑饕。
意思:如果教人侍红云殿,应后悔以前习惯担心极度。
出自作者[宋]程公许的《拟玉溪体赋泉墅海棠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诗人夜晚濯锦、秉烛、恨无丽辞、长笑偷桃等行为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濯锦波光绕百遭”,诗人描绘了他在清澈的锦江波光中濯锦的场景,仿佛波光缭绕着他,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丰富。第二句“夜寒秉烛更须高”则表达了他在寒冷夜晚秉烛独行的情景,暗示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三句“恨无丽藻供摛翰”表达了诗人对缺乏优美辞章表达自己思想的遗憾,这表现出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表达自我思想的渴望。第四句“聊复重裘索俊羔”则表达了他对当前生活的满足,尽管没有华丽的外表,但他愿意穿着厚重的皮裘,吃着简单的羊肉,这表现出他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朴素真诚的追求。
第五句“长笑董仙痴守杏”是对董奉的调侃,董奉是古代著名的道士,他与张道陵、葛洪齐名,以种杏闻名。这里诗人用“长笑”表达了他对董奉过于执着于杏树的看法的不以为然。第六句“可怜曼倩坐偷桃”是对曼倩的同情,曼倩是西汉时人,他因为偷食了能够延年益寿的桃子而被捕,这里诗人用“可怜”表达了对曼倩偷桃行为的无奈和同情。
最后一句“若教人侍红云殿”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如果诗人能进入那个红云笼罩的宫殿,他应该后悔以前的庸俗烦恼。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过去烦恼的释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朴素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他以自己的方式看待生活,不拘泥于外在的形式和物质的丰富,而是注重内心的感受和精神的满足。这种态度和期待,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