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歌》 若遇采诗人,无辞收鄙陋。

若遇采诗人,无辞收鄙陋。

意思:如果遇到采诗人,没有理由把卑鄙。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音乐的诗,它以古朴、自然、清新的语言,表达了对音乐的赞美和欣赏。 首先,诗中提到“此曲太古音,由来无管奏”,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赞美之情。这里的“太古音”指的是古朴、自然、原始的音乐,而“无管奏”则表明这种音乐不需要乐器伴奏,只需要人的嗓音就能演奏出来。这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敬仰之情,认为这种音乐是最纯粹、最自然的声音。 接着,“多云采樵乐,或说林泉候”这两句诗描绘了采樵人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赞美。采樵人通过劳动获得生活所需,他们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这种生活状态也正是作者所追求的。 “一唱凝闲云,再谣悲顾兽”这两句诗则描绘了音乐的旋律和情感表达。作者用“凝闲云”和“悲顾兽”来形容音乐的情感和氛围,表达了音乐能够引起人的情感共鸣,能够让人感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 最后,“若遇采诗人,无辞收鄙陋”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欣赏和对音乐的赞美之情。作者认为如果遇到采樵人这样的普通人,他们也会被音乐所感动,也会愿意收起自己的鄙陋之处来欣赏音乐。这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普及性和普遍性的认识,认为音乐能够超越身份、地位、文化背景等差异,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音乐的赞美和欣赏,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赞美,以及对音乐的普及性和普遍性的认识。这首诗语言简练、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此曲太古音,由来无管奏。
多云采樵乐,或说林泉候。
一唱凝闲云,再谣悲顾兽。
若遇采诗人,无辞收鄙陋。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鄙陋

    读音:bǐ lòu

    繁体字:鄙陋

    英语:superficial

    意思:
    1.庸俗浅薄。有时亦用作谦词。
    汉·杨恽《报孙会宗书》:“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
    唐·

  • 诗人

    读音:shī rén

    繁体字:詩人

    短语:骚客

    英语:poet

    意思:(诗人,诗人)

    1.指《诗经》的作者。
    《楚辞九辩》:“窃慕诗人之遗风兮

  • 采诗

    读音:cǎi shī

    繁体字:埰詩

    英语:Caisy

    意思:(采诗,采诗)
    采集民间歌谣。古代有专门机构采诗,为统治阶级观风俗、知得失的一项政治措施。
    《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