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捣衣曲(一作送衣曲)》 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

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

意思: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

出自作者[唐]王建的《捣衣曲(一作送衣曲)》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月明中庭捣衣石》是一首描绘妇女捣衣的优美诗篇。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下捣衣的场景,以及妇女们专注、辛勤工作的情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温馨的情感。 首联“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诗人以明亮的月光为背景,描绘了庭中的捣衣石和妇女们在下堂捣帛的情景。这一联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夜晚,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颔联“妇姑相对神力生,双揎白腕调杵声”,描绘了妇女们相对而坐,挥动双袖,调杵有声的场景。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她们的勤劳和力量,同时也传达出她们之间的默契和团结。 颈联“高楼敲玉节会成,家家不睡皆起听”,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高楼上妇女们敲击捣衣石的清脆声音,使得整个夜晚更加生动。这一联通过听觉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随后几联则是对捣衣过程的细致描绘,如“秋天丁丁复冻冻,玉钗低昂衣带动”和“夜深月落冷如刀,湿著一双纤手痛”等,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妇女们的辛勤和坚韧,也传达出她们对家庭的付出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回编易裂看生熟,鸳鸯纹成水波曲。重烧熨斗帖两头,与郎裁作迎寒裘”,诗人以温馨的结尾收束全诗,表达了妇女们对家庭的关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妇女们捣衣的场景,传达出她们勤劳、坚韧、关爱家庭的美好品质。同时,诗歌也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温馨的情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家庭的温暖。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
妇姑相对神力生,双揎白腕调杵声。
高楼敲玉节会成,家家不睡皆起听。
秋天丁丁复冻冻,玉钗低昂衣带动。
夜深月落冷如刀,湿著一双纤手痛。
回编易裂看生熟,鸳鸯纹成水波曲。
重烧熨斗帖两头,与郎裁作迎寒裘。
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
王建(768-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

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名篇如《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渡辽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他又以“宫词”知名。他的“宫词”百首,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描写唐代宫中风物和宫廷生活,是研究唐代宫廷的重要材料。其五、七言近体中,有些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宦况之作,情思感人,但杂有消极颓废思想。他的绝句则清新婉约。还写过《宫中三台》、《江南三台》等小令,为中唐文人词的重要作者之一。今存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本及《宫词》1卷。

关键词解释

  • 月明

    读音:yuè míng

    繁体字:月明

    意思:
    1.月光明朗。
    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袁士元《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

  • 捣衣

    读音:dǎo yī

    繁体字:搗衣

    英语:to beat clothes (in washing)

    意思:(参见捣衣,擣衣)

    解释:1.洗衣时用木杵在砧上捶击衣服,使之

  • 下堂

    读音:xià táng

    繁体字:下堂

    英语:be abandoned or divorced by one\'s husband

    意思:
    1.谓离开殿堂或堂屋。
    《礼记郊特牲》:

  • 中庭

    读音:zhōng tíng

    繁体字:中庭

    英语:courtyard

    意思:
    1.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
    《管子中匡》:“管仲反入,倍屏而立,公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