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龙湾五王阁访友人不遇》 青林依古塔,虚馆静柴扉。

青林依古塔,虚馆静柴扉。

意思:青林依照古代塔,虚静柴门冲馆。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过龙湾五王阁访友人不遇》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象的诗,通过对野桥、江阁、白日、青林、虚馆、柴扉等自然和人文景物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怀归之情。 首句“野桥秋水落,江阁暝烟微。”描绘了野外的秋日景象,桥畔的秋水已经退去,江边的阁楼笼罩在淡淡的暮烟之中,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白日又欲午,高人犹未归。”诗人通过描述白日将至正午而有人尚未归家的情况,暗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等待。这种描绘既符合诗人的情感,也增加了诗的深度和内涵。 “青林依古塔,虚馆静柴扉。”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幽深静谧的秋日景象,青葱的树林依偎着古老的塔影,空寂的馆舍安静地紧闭着柴门。这种描绘不仅增加了诗的视觉效果,也深化了诗的主题。 “坐久思题字,翻怜柿叶稀。”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诗人久坐沉思,想要题字却反觉得柿叶稀少,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为整首诗画上了句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秋日野外的宁静和诗人的孤独怀归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野桥秋水落,江阁暝烟微。
白日又欲午,高人犹未归。
青林依古塔,虚馆静柴扉。
坐久思题字,翻怜柿叶稀。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青林

    读音:qīng lín

    繁体字:青林

    意思:
    1.指云烟,云雾。
    《文选扬雄<羽猎赋>》:“羽骑营营,昈分殊事,缤纷往来,轠轳不绝,若光若灭者,布乎青林之下。”
    张铣注:“烟色,青林映之,故云青

  • 柴扉

    读音:chái fēi

    繁体字:柴扉

    英语:wicker gate

    意思: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
    南朝·梁·范云《赠张徐州稷》诗:“还闻稚子说,有客款柴扉。”
    唐·李商隐《访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